有关篆书的话题
 高庆春
 
 

    全国第二届篆书展正在征稿,想就读者感兴趣的问题谈一谈。
    2010年在贵阳举办的全国首届篆书展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展览,开启了篆书这一小书种独立展出的先河,也为扶持篆书的发展和培养篆书作者队伍、发现人才提供了平台。篆书委员会和《书法导报》推出的首届篆书展获奖作品赏评,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我在我的博客上发的篆书获奖作品评析的帖子至今还被广大网友转发,篆书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对于首届篆书展透露出的诸多信息应该做进一步的消化与思考。通过首届展览显示出篆书作者队伍很可观、篆书的各个种类涉猎的较全、原来小篆很难入展的现象有了改观、表现形式趋于丰富多样、探索个性化的篆书书风初见端倪等。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文字的取法不准、大篆类的作品集中在散氏盘、毛公鼎一路上,装饰性类作品集中在中山王鼎一路上,铁线篆一类生硬无趣、简帛书类作品整体上显得较薄弱、模仿或跟风的作品时有存在等。如果作者不作一些理性的思考和调整,还是往这些道上硬挤,肯定要吃亏。需引起关注。
    常有人问我怎样才能写好篆书?写哪一类好?其实甲骨文、大篆、小篆、简帛书等各类篆书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写得好都可以入展。篆书创作与其他书体的最大不同在于篆书必须是以古文字为基础,并且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古文字,培养严谨务实的学风。其次,要掌握篆书创作的规律,特别是结字规律、用笔规律以及通假、借字规律等。还要多读书、勤思考,特别要强化历史及古典文学的素养。小篆是基础,需要打牢。撇开小篆,直接写大篆或简帛书,终归根基不牢。平时的训练和博闻强识十分重要。
    作品的形式一直是作者比较关注的问题,很多作者是以形式的所谓“新意”来掩盖功力的不足。从以往书展来看,作者大都在考虑作品的形式问题上煞费苦心,但追求形式感不能过度,不能画蛇添足。一些趋向值得注意:一是过多的拼接和使用不同色纸组合,二是在整体画面上不厌其烦地做多处大大小小的题跋,三是任意支解篆书结字,制造离奇效果等等,这些做法多则令人生厌,且有效颦之嫌。需要提醒的是不要模仿获奖作品的形式或照抄现成的作品,拿来主义肯定行不通。我觉得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定力,按创作规律办事,在把握经典精华的基础上,强化笔墨特征,丰富和完善自我风格,而没必要过多地往“脸”上涂脂抹粉。
    简帛书(春秋战国楚简牍帛书等)是个好东西,我是受益者。它相对于传统的大篆、隶书等金石碑版来讲,因为是墨迹又多是民间写手所为,有鲜活生动、流畅自然、率意朴拙的特征,但同时存在着尖、薄、浮、糙等流弊。因此,学习简帛书要有所取舍。从首届篆书展和以往的展览看,简帛书这类有个性、有内涵的好作品不多,有些还停留在描摹照搬的阶段,这就难怪评委不买账了。因此建议初学者还是要打下小篆、大篆的基础后再去接触它,走融会贯通之路。我是在掌握金文和简帛书差异的基础上,用金文的笔法来融会简帛书,把掌握金文的用笔作为学习简帛书的切入点,同时在文字取法上避繁就简,摒弃过于生僻结字的简帛书,形成了当下这种带有简帛书意趣的大篆书风。
    写篆书并非高不可攀。记得上一届的展前,我曾经建议写其他书体的作者不妨写写篆书,找找新感觉。有写行草或隶书的作者尝试之后,不仅入展还有获奖的。这说明参与的热情很重要,但冷静应对也是必须的。毕竟写篆书投到篆书展上不同于投综合性展览,还是要专业一点、讲究一点。具体说首先是文字关。篆书作品的字数尽量不要太多,如果非要写长篇条屏之类的,文字出处要反复查准,避免硬伤;其次是风格取向。取法既要有来路,又尽量不与现有的一些样式趋同;第三是讲究笔法。我反复强调“写”篆书不是“画”字,要有笔法书写的过程和韵味,书写味道是最高雅的,也是有难度的。至于作品形式方面适度即可。这次尺幅长度回归到八尺内,应该是有足够的表现空间。我们期待着在河南举办的全国第二届篆书展上有更多的好作品出现。
(作者为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原载2012年12月《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