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繁省
1973年7月出生于山东嘉祥
现生活、工作于山东济南。

关于《这不是一只烟斗》
福柯在马格利特死后一年,以马格利特的“这不是一只烟斗”为题写了本书,也促成了哲学和绘画两个领域的对话和讨论。 一个后现代主义和结构主义大师与一个兼具哲思和诗意的画家之间的碰撞,充满谜团和可能性,也颇有意味。

我对于神秘和未知空间的迷恋,源于对可见世俗之物的本能拒绝。 擅长幻觉和白日梦的马格利特的绘画却轻而易举的打破了我积习已久的惯常思维。蓝天原本就在眼睛里面,人的身躯在凹凸镜中的扭曲形象被马格利特具象表达,他有别于毕加索的二维平面上三维空间的刻画,更具有超现实的荒诞感。他的思想让我意识到视觉可视物与不可视物的一体性,福柯的介入又使这种视觉语言变得哲学意味浓厚。

当《这不是一只烟斗》横跨哲学和绘画两个领域之间时,马格利特创造了最接近烟斗的图画,但是他的文字表达却与确认相对立,于是最基本的确认遭到了驱逐。他的这幅作品在出色消解确定性和相似性的同时,将相似性由确认性中解放出来,回到了相似性本身。这种观点恰恰和福柯的《词与物》阐发的理念相似。

我喜欢这种绕来绕去的诡辩晦涩及其由此阐发的神秘荒诞的哲学意味,这和我四年前提出的“模糊汉字”的理念有诸多暗合之处。因此我的以汉字为本体生发的书写性作品《这不是一只烟斗》也在这种氛围中展开了。

家乡的画像石给我无尽的灵感,秦汉砖铭、汉碑、民间书写、儿童涂鸦皆给我种种启示。我自大学时至今,那种拙朴浑然的气象和狂草的惊心动魄是我长期以来执着于探求的美学意象,不断在经典和民间、汉字和图像、艺术和文化、自我和时代、东方和西方之间游走穿行,未知的远方始终在向我召唤——我乐此不疲地观察、思索、困惑、迷茫、渐悟、战斗、快慰、满足......

艺术家永远在制造新鲜并以此建立现实世界之外的各种新的世界。
 
艺术史无一不是在逆叛和反拨前一个流派的规则和思潮,重新确立自己的观念和语言的过程中演进的,每一个流派的思想和语言与人性意识、时代精神紧密关联。身处当下,我们关注个体生命体验和生活境遇,也思考当下的人性和人与自然、社会、世界的关系,从而做这个时代的艺术。

当我内心贫乏时从外在世界汲取无尽的能量和营养,当一一和无数贤哲大师对话沟通过后,顿悟转身,再返求一己之心,我会遵从内在的声音,让自己的心灵自由漫步,于是我学会了自我判断和创造。

在任何时候都可能降临,假如人们不专注的观看事物就想有所发现,人们将永远看不见所想要的东西,对于奥秘⋯人们不必去谈论它,而应去捕捉它。(马格利特语)

马格利特的贡献不仅在于将语言和思想的重要性置于视觉形象之下,还在于通过建立起词语和符号之间新的对等关系,打破了逻辑因果关系的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