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思潮臆说
                ——由九届国展说起   
唐朝轶


    颇受关注的九届全国书法展览已拉下帷幕,花落谁家、尘埃落定。如今随着网络媒体参与报道,展览评审进展几乎同步公诸于众,远较以前要在评审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等待专业报刊发布消息,给参赛作者带来更多刺激,牵动其神经——“玩的就是心跳”!因此,在展览之后自然看到更多的谩骂与攻击,当然也有褒扬。于展览之得失,评论已多,不容我多言。对于一个数万人参加的展览,纵使各方工作做得再好,也未免能一碗水端平,意见不一是难免的。展览前夕,当我见到有五六万件作品参加评选,参与展览的热情空前高涨时,我还乐观地    以为又将掀起一股新的书法潮流,因为我以为这是新主席执掌书协以来的首个全国书展,或许有新的气象,然而在浏览了评出的获奖展出作品后,不免又一次失望。
    我近来颇关注当代书法的发展潮流、趋向。网上在热评“刘正成时代”,对批评家胡传海提出“刘正成时代”意见不一。其实所谓“某某时代”,亦即是说领一时代潮流者。刘正成是“中青展”书法潮流的领袖,如称“刘正成时代”亦固无不可,只是以个人来划分历史,往往易落入到“个人主义”或盲目的“领袖崇拜”,难道上世纪中后期历史的教训还不足以令我们警醒吗?
    梁任公在《清代学术概论》开篇即专论“时代之思潮”,把一思潮之流转比为佛说之流转相“生、住、异、灭”,划分为四期:一启蒙期(生),二全盛期(住),三蜕分期(异),四衰落期(灭)。以为无论何国何时代之思潮,其发展变迁,多循斯轨。吾以此观近三十年来中国书法之发展,亦经历—思潮之流转,而此时,正是这一思潮之衰落,另一思潮之萌发期。
    我以为,近三十年来书法思潮之“正统”,当是刘正成主持的“中青展”思潮,其参与追随者最众,所影响亦可谓最广,一时书界才智之士,莫不为“中青展”风向所指,以获奖为尚,不入展为耻。“中青展”使书界各方才士聚集,相与砥厉书艺,蔚然成一时风气,极大地推进了近世书法的发展。在当时主持“中青展”的刘正成,可称为此一思潮的盟主,“中青展”的评委,则是这一思潮全盛时期的代表。“中青展”思潮启蒙于舒同、启功、陆石等人,于文革后对百废待兴的近代书法重新拾理,继而刘正成主持的“中青展”将禁锢已久的传统书法观念彻底解放,开创一新的局面。而自刘正成退出书协的历史舞台,当代书法则随之进入到蜕分期,以王镛、何应辉等主持的“流行书风”“艺术书法”,继承了“中青展”的创新,却偏重于书法的形式表现,沿续康有为碑学之主张——“尊碑抑帖”。这一时期大约持续了三、五年(2000年——2005年),继之书协新主席团组阁提出“新帖学”,以及中国美院主导复古的“二王书风”,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主张重视书法人文精神之“文化书法”观念等等,使“中青展”思潮逐渐由蜕分期转向衰落,并开始酝酿新的潮流。
    那么,新潮流将是以复古的“二王书风”,还是“新帖学”或者“文化书法”启蒙呢?我以为,新的潮流还在潜动之中,酝酿一股新的潮流必须要有开风气之先的人物,同时也必要有大的历史气候成就,所谓“风云际会”是也。历史之发展,人之努力、意志固然重要,但历史之发展亦固有其必然,非一人可以主导之。且看当下书法之发展已远非昨昔。上世纪,我们常常感叹书法之人文环境不再,计算机的出现将书法与日常书写彻底决裂,而现在,网络的出现,于书法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一场书法思想的革命。目前,书法网站是所有艺术类网站之首,网上参与书法探讨的人数也是最广。随便一个大的书法门户网站,注册人数也有数万之众,每天的点击率也达万次。因此,现在学习书法,对书法的认识已远非几年之前。十年前,一位书法爱好者,想要亲见一位名家讲演,作示范,是非常不容易的,能看看名家书法光碟已是条件优越的了。而现在,足不出户便可以尽览天下书展、古今墨迹,了解各派名家书写技法、精彩言论。眼界得以打开,书法爱好者对书法之体悟、认识便愈发自觉,有自我独立之思想。网络的自由与民主之探讨氛围,自会逐渐形成一股新的书法潮流,此亦是我今日书法发展之机遇,不过,此机遇尚需高明之引导,谁能主此番潮流之沉浮,尚且静观以待。
    以我看来,在网络促使书法之“民主自由”之今日,学书者对各门各派技法相信早已烂熟于胸,且有自我之体悟,有自我之评判标准,将更有科学之眼光来看待今日各种之书风,以及即将形成之新思潮。  江湖炫技的门道、花样,是不会轻易吸引住网上学书者的眼光。那么,大家势必会对有所积淀,具有书卷气息和深厚传统功底的作品更为欣赏。孙晓云、陈忠康一路书风在网上广受追崇,即是例证。但也有些“伪二王”在网上具有相当的粉丝,他们口口声声称学习经典,从经典中来,甘为二王门下狗,实际上学的都是时人,以博得时誉。他们所推崇的“二王”,实非“二王”之精神,顶多可以称为“国美二王”,或评委中习二王者,孙晓云、张荣庆、张旭光二王可也。而一些踏踏实实从经典中去吸取二王,寻绎二王风神者,往往却不为人所重,因为他们的面貌尚不够成熟,也不为评委“熟悉”,于几天之内评选数万件作品的快评的评委,自然不能体察到一位书家背后的艰辛和执著的艺术追求。就像今人多知近世沈尹默、白蕉习二王之功,那知马(一)浮谢沉(无量)二人乃真传二王衣钵者。
    如今,网上所衷,展览所向,无不以二王为尚,“二王书法”风行天下矣!但其多以“伪二王”充斥,倘起太宗于地下,想亦必会龙颜大怒。既如此,我们何不来场痛痛快快的复古,戳穿“伪二王”之皇帝新衣,高举复古的旗帜,以“复古”来根除渐形成的浮华、肤浅之弊。有清一代学术,以“复古”之经学解放宋元以来渐入空洞之理学,我们何尝不可以复古二王,及至秦汉商周。以科学之精神对历史所形成的书法思潮作一番新的审视。不迷信“圣贤”、“经典”,什么“二王”“苏黄米蔡”俱当先“解放”而后快,则我书法复兴有望!不然,书法之现代推进,只能停留在口头,一纸空文。五四以来的近代思潮,于文学、史学、哲学、科学以及中国画均产生了影响,惟独于书法不曾波及。虽然对五四思潮,目前尚有争议,但其“科学与民主”的主张,我认为是正确的,其推进人类思想进步之功,绝不可泯灭。用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来重新审视书法之历史,才是当代书法之出路,而只有抱着这番科学的态度,我们才能揭穿当代书法中各种“伪书法”“伪二王”“伪经典”的丑陋面目。当我们通过复古从解放当代做起,继而解放前人中一切“伪书法”;通过复古了解真正的前人之精神,去除其糟粕,我们才会获得一番新的认识,书法的现代发展,亦无复可忧!
    限于篇幅,仅略述陋见,求教世之高明。

丁亥九月望日于古枣书屋南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