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伪传统
——李毅峰


        当下的中国画创作中出现了一种回归传统的势态,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势态。由于现当代中国文化的两次中断,导致中国画的发展受到了同样不可避免的伤害。而连续若干年艺术市场高度而无序的发展,使得画家们在创作上反而更趋于冷静,其原因多样。但对传统的理性反思和对文化认识的深入,应该是创作趋于冷静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传统中国画在形式上的高度自由,高度提炼,在语言上的高度规范化、高度内涵化,以及它与中国文化的高度契合,仍然在同化着当代的中国画的创作。另一方面,文化的传承性又使阶段性的“创新”不断地退出时代的影响力而变得寡然无味。所以,在这一理性的创作期,跳跃开或者回避了从当代走向当代,或者从外国当代走向中国当代的弊端,走进传统内部,从传统走向当代,成为相当多的画家创作的主要理念。
        但是,文化的断层,又使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仅仅是一时半时的事情,而是是一个上百年的事情;不是倡议书、看法、宣言的东西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画家们扎扎实实的努力实践来恢复。随着中国的不断开放,走出去的画家和引进来的艺术观念越来越多,现在很多年轻画家,浑然不觉地无意识地在他们的绘画中融进来国外的文化元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必要去苛责这些人吸收了国外其他民族优秀的东西,因为从世界文化发展来看,文化和艺术形式本身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缩小地域性差距。确实国外在很多艺术观及创作语言和形式上有我们所不具备的,能吸引一些画家,并且与我们当下的艺术发展形成互补。我们现在这个看法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不是去指责、批评这些年轻画家,而是说,更重要我们提醒一点,对这个民族艺术具有传承意义的一个画种,当你不信奉这种纯粹的东方文化所陶淬出来艺术形式时,就盲目地跟从被“当下”过了,我认为是陷入一个文化的集体无意识,这个是应该提出来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作品,的确是带有传统的影子,但是,当我们面对真正的传统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语言已经变得很苍白,传统已经成为一个可以噱头的概念。有句成语叫“行尸走肉”,人的灵魂没有了是什么样子。而画的灵魂没有了,我想也如“行尸走肉”一样,徒有空洞的语言而没有实际的内涵。而这类作品又在披着传统的皮,所以,我称之为“伪传统”。“伪传统”,可以为其定义是一种已经死去了的传统,以“伪传统”的名义来掩盖或者说埋葬活着的传统、正在成长中的传统,不仅不是为文化复兴而自救,反而是一种文化上的自虐与自残。文化要自信,艺术要自信。“伪传统”的实质不过是反应了部分创作者在文化选择上的徘徊。
        我们要说的传统,不是仅仅是学习历史上的某一家某一派。我觉得一般人对传统的理解非常狭隘。绘画要有传统,笔笔要有出处,实际上讲的是一种渊源,这是一种比较狭隘的说法。在中国古代,传是一个词,统是一个词,“传”是传承相续,是自古至今,自上而下,自远至近这么一个传承至今的过程,“统”是统而贯之,“传”在中间是一个个的珠,“统”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把这些珠给串起来,叫统而贯之,所以“传”是传而有序,“统”是统而贯之。什么样的“传”才能承接,什么样的“统”才能有序,这就需要我们作为后人要有反观传统,看待历史的一种认识观和历史观。我个人理解传统不是一个人,也不是有形的东西,有形的只是传统的一个载体。传统之所以是隐匿性的。我觉得传统是基于对历史的一种深度的认识,通过对这种深度的认识,在历史思想精神的深处和现实实现的一种沟通。这种沟通是一种传统,如果你沟通上了,就叫传统,沟通不上就叫没有传统。这种传统不是你光学习哪一门哪一派哪一家就能学习来的,这需要更多的对那些画家作品的认识,甚至要对画家创作状态的一种复制,当然这种复制不是临摹,是对画家创作影像,从原创到成品这个阶段的感受、感知、体验,从而把握住历史已经经过的,或者是已经凝结为某一类整体或者某一种事物的经验的认识。所以我觉得这才是传统的本位。
        实际上,面对中华文化巨大的传统,在中国画在这个文化形态上的自救和复兴仅仅是一篇小文章,尽管这样,我建议更多的画家要深入地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研习国学的精髓,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传统在身体中发挥的巨大效用。而这一切效用都可以借笔墨以写万物,迁想妙得,使“宇宙在乎手”,通过艺术形式,完成对自我观念的阐释。中国画的复兴和中国文化的复兴,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起的,我相信中国画会慢慢地走上他自己的发展道路。
        这也是基于我对中国文化的自信,才出来做这么个倡导和呼吁,而且我认为中国在一百多年的中国现代化和全球化的磨合后,已经逐步进入了文化发展中国化的阶段,那么真正意义的中国画及中国画大师可能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