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八荒 画臻妙境
— 卢禹舜山水画的时代意义


        山水画是最能彰显中华文化光芒的画种,历代卓有成就的画家都是走着这样一条崇尚自然、写生感悟造化天机、提炼素材、寄托情感的创作道路。卢禹舜也是这样的画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那时在《中国画》编辑部工作,已经和卢禹舜相识。那时他还很年轻,画得很不错,人也谦虚诚恳。20多年过去,禹舜一如当年的谦虚,艺术上更成熟了。在读了卢禹舜先生的《神通八荒》系列后,我对他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中国画在近百年来受到西方绘画的不断冲击,使许多人在低迷徘徊中耗去了宝贵时光。其实,任何画种都只是艺术的某一种形态,而艺术的广阔领域是卢禹舜常提到的“天、地、人”。懂得“三才”之道的人才能比较合理顺乎本性,在有生之年,努力把要做的事做好。黄宾虹先生曾说过,“绘画他日将无东西之分”。的确,对艺术而言主要在于创造,在于是否能够创造出有益于人类的艺术。所以重要的不在于工具、使用什么材料,主要是那个人,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艺术道路,一路把握好艺术方向,辛勤挖掘,不断地完善自我,创造出照亮人类的艺术。就李可染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画来说,齐白石就已经很夸奖了。确实他已经画得味道十足,但是如果李可染先生在他那画得很不错的文人画里一直画下去,李可染先生就只能成为名家,却成不了开拓山水画领域的一代大师。西风东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也产生了林风眠等一代大家,所以在西风东渐面前,有一些精英们能敏锐地吸纳它、消化它,将它变成了自身的营养,开阔了胸襟,壮大了自己,增强了我们民族艺术的丰富性。我看,卢禹舜就是这样的人,他是一个善于学习、勤于思索的画家,他的画有着人生存的诗意,寄托着哲学的思考。

        纵观卢禹舜20几年的艺术历程,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历程。作为有大量行政工作的他,在这么年轻就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就,是由于他的善于思考、勤于深入生活和睿智的耕耘,用他自己的话是“见缝插针”地不断努力,完善自己,提升自我的境界。做为画家的卢禹舜,确切地说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也许是北国广袤大地赋予他博大高瞻的胸襟,或许是大时代启迪他发奋进取的宏大志愿,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深深地吸引他的天性,使得这位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无限虔诚,虚心向学;他对祖国大地执著的爱,让他产生一种时代的责任感,更是一种历史的担当。下面分几点谈谈他的艺术观点、审美取向、创作根源以及其绘画的时代意义。

       一、透视传统,创作意蕴深邃的艺术之境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使许多有识之士怀着敬畏之心,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庄子“道”的神髓,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卢禹舜长期深入研究传统取其精要,探究老庄思想,感悟其深奥玄妙的哲学机理,透悟中国古老的宇宙观,阐释天、地、人三才的合一之理,这种形而上的人文哲思在其所有的作品中几乎起着灵魂的作用。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人诗意地生活。在诠释深奥的中国哲学思想时,卢禹舜也在唐宋诗词里流连漫步,别具匠心地创作了一幅幅华彩隽颖,和谐灵动,幽思的诗意系列作品。

         二、用心感悟自然,吸纳造化精魂

        “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象。”大自然是博大的宏观世界,自然蕴含着大道,人对自然的感悟,也是对“道”的认识。卢禹舜深感于此,他尊崇李可染先生的教导,深入自然,行万里路。山水画是以山河大地为描写对象、展现画家文化意识和精神风范的一种手段。感悟自然万象,用净化的心灵倾听自然之音,观看自然的流泻变幻,寻找山川之魂魄,体味大象、大朴、大美高华无尘的最高艺境,用创造性手法赋予画面内蕴浓郁的精神氛围,这些卢禹舜都很好地做到了。他的艺术视野非常广阔,造境造意匠心独到,画面布局严谨而灵动,肃穆而柔和,笔墨色彩生动而纯静。他不拘手法,不论中西,倾情而又含蓄,把美集中在手中自由地书写,书写他心中那个诗意的精神家园,书写他那个万物合一的宇宙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