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天地  纵横八荒
— 卢禹舜中国画作品的时代特色
 

        最早见到卢禹舜和他的山水画作品,还是在1987年春夏间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陈向迅、陈平、赵卫、卢禹舜山水画作品联展”及该院举办的山水画学术研讨会上。当时改革开放的大门已经敞开,西方文化如潮水般涌来,西方现代绘画流派及各种艺术思潮逐渐为国人了解,“85”新潮青年美术运动方兴未艾,在中国画坛上激起层层涟漪。四位参展画家都是青年,对新时期的中国画各自都有不同的感受与表达。卢禹舜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祖国北疆的地域特色,用笔用墨精雅细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后,他即返回母校哈尔滨师范大学,一面认真教课,一面勤奋创作,20多年间陆续完成了《八荒》系列、《唐人诗意》系列、《国外写生》系列等现代山水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了多种画册画集;作品曾多次获奖并被多家美术馆收藏,并自筹资金建立了一座现代美术馆,为东北家乡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6年,他被正式调入中国国家画院,担任负责学术业务的常务副院长,奠定了他在当今中国画坛上的历史地位。

        多年来,我对卢禹舜的艺术成就与工作业绩了解甚少,直至今年春节间有幸获赠他新出版的两卷本《八荒通神》专著。捧读之后,我对他这些年来的艺术实践与美学主张才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他是一位勤于探索、善于思考的学者型画家,他的作品具有民族性、文化性、时代性的艺术特色。在此,谈一点个人的点滴感受,管窥蠡测,仅供参考而已。

        一、精致典雅的《国外写生》系列

        卢禹舜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1979级、1983届的本科毕业生,1986年至1987年又有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和教学的经历,因此,他的中西绘画的基本功和知识技能是很扎实的:既有现代美术院校素描、速写、水彩、油画等专业科目的训练;也有中国画关于笔墨、章法、工笔、写意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因此无论国内国外、何时何地、对景写生、画记忆画,他都是没有问题的,凭他多年来的专业习惯,以速写搜集素材,进而加工成比较完整的写生画作品,可谓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卢禹舜的写生画作品,兼有水彩画的流畅明快与中国画的笔情墨趣,画得灵动优美,轻松活泼,妙趣横生。作为新时期涌现出来的著名画家,卢禹舜经常到国外举办展览,参加文化交流与学术活动,这为他提供了描写国外风景的机会。每到一处,他总是利用一切机会用画笔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一般是先用钢笔画速写白描稿,回头再加工成正式作品。20世纪80年代,卢禹舜在中央美院学习时,曾经多次聆听李可染先生的亲切教导。可染先生是中国画写生身体力行的倡导者,他的一系列关于中国画写生与创作的理论和实践,对现代中国画的革新与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李老曾经走遍大半个中国,坚持用毛笔写生,体验笔墨与实物的转换过程,有时就把写生当作对景创作。面对自然景物,画家应该是满腔热情,但不能是照搬照抄,需要进行大胆的剪裁取舍。一方“不与照相机争功”的闲章,浓缩了先生关于中国画写生的艺术主张。卢禹舜牢记先生的谆谆教导,践行先生的艺术理念,沿着先生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从《遮蔽的文明》、《高远的蓝天》、《荒寂的罗马古城》、《华盛顿裹着洁白的盛装》、《阳光下曾经的辉煌》、《米兰教堂的钟声》、《不是故乡的大门》、《走进温馨优雅的维也纳乡村》等一系列作品来看,每幅都是章法严谨,意境优美,丰富耐看。在作品中,画家首先注意保留主体建筑物的具象性与真实感,再灵活地处理周围的树木花草、道路标牌、云气河流等,运用线的曲直、点的疏密、染的轻重、色调的和谐对比等等意匠与手法,将画面处理得井井有条、虚实相生、恰到好处,令人看后赏心悦目、遐想不已。前人画论有云:“神韵幽闲、斯称逸品;寓目不忘,必为名迹。”[1]以此评骘卢禹舜的“国外写生系列”作品,也是可以的。另外,卢禹舜还有大量国内写生的系列作品,如《澄明海南》、《西柏坡写生》、《泰山写生》、《崂山写生》等等,亦有不少的精品妙论,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超以象外的《静观八荒》系列

        如果说卢禹舜的《国外写生》系列保留着相当明显的具象因素,那么,在他的《八荒系列》中,则糅进了更多的抽象因素,按传统画论的语汇说是“超以象外”的。在他笔下的“八荒”作品,例如《静观八荒》、《坐究四荒》、《八荒通神》、《道非云水,云水观道》、《老子观道》以及相关的《月印万川》、《清风清露白云》、《山川吐纳日落影》等,虽然往往是从局部的实景出发,但并不是描写三江平原、松辽大地、大兴安岭任何一处实际的地方,而是描绘的东北大地、北疆边陲的一种壮阔肃穆的人文历史的氛围,大地、山川、江河的一种综合的印象与独到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画家在这块土地上学习、生活、工作了20多年的一种很难用语言表达的印象和感受,是一种深沉的、执着的眷恋与热爱。他运用手中的画笔,通过静观、坐究、通神、澄怀观道、道法自然的不同阶段,逐渐加深体悟绘画源于生活、源于自然的妙谛,逐步进入到描绘“天地之大美”的境界。

        广袤无垠的北大荒一望无际,在祖国北疆沉睡了亿万年,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得以陆续开发。抗美援朝结束后的10万子弟兵转业大军、“文革”中40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用他们的热血与汗水将北大荒开辟成祖国的粮仓,在这片黑土地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悲壮动人的篇章。而在中国美术史上,这里曾经是一片空白。卢禹舜从20世纪60年代涌现的北大荒版画群体的创作实践中受到启发,决心用现代中国画的形式,表现艺术界这片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的新颖独特的作品,演绎了传统绘画美学的深奥哲理,谱写了《八荒》系列的大块文章。老子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卢禹舜的中国画作品,就是具有这种恢宏的气象与独创的特质,因而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在绘画技巧方面,北大荒题材没有先例可循。这也给予卢禹舜以自由与解放,不必受一些传统技法的限制与束缚,他可以本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直接以自然为师,广泛地从东西方绘画流派中吸取营养,大胆地加以创造和尽情地发挥,在传统皴、擦、渲染、勾勒等技巧中,加大了渲染的面积和力度,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在渲染中找形,在渲染的过程中勾勒,融入自己的创作理念,努力营造类似“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那样的意境,博大、幽远、恢宏、浩茫、肃穆的气氛,天籁、地籁、水籁的交汇,表现的是一种超越于人工之上的宇宙精神。从《八荒》系列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起伏的山峦、波动的大地、流动的云气、清澈的湖泊、V字型的水口,它是神秘的生命符号;对称的构图,令人联想到仰卧的大地母亲……在当今红尘滚滚、物欲横流、匆匆忙碌的社会氛围之中,潜藏着一种令人不安的焦灼浮躁的社会心态,对于道德的建设、人类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卢禹舜的《八荒》系列作品,在画面上营造的是一种舒缓宁静的精神家园,给观者以闹中取静的精神享受,作为陶冶性情、净化人类灵魂的艺术品。《八荒》系列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其思想性、艺术性、独创性、当代性都是站得住的。我个人认为,在他现有的系列作品中,《八荒》系列堪称是最成熟、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

        三、多元构成的《唐人诗意》系列

        作为一位新时期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家,卢禹舜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使命感,他认为在新的文化环境之下,继承传统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法问题,而且是一种中华文化的综合承传,前人倡导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中“师造化”尤其是创新的最重要的前提。画家应该深入到大自然之中汲取营养,激发创作的灵感,提升作品的艺术品格与文化含量。他主张创新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表现领域的开拓;二、形式语言的革新;三、独特境界的发掘。那么,他创作的《唐人诗意》(包括《精神家园》与《田园》等)系列作品,便是他践行中国画创新使命的大胆尝试。

        关于《唐人诗意》系列,他自己是这样讲的:“我画的《唐人诗意》系列作品,有一些唐诗写在上面,实际不是我读了这首唐诗有感受了才画,尽管我画了那么多古人在品茶、聊天、观云、听泉……这些形象古画里也都有,但别人看了并不觉得旧,肯定觉得是现代人的作品。实际上这是基于我对自然和传统的理解和感受而画的,那首唐诗和画不一定有联系,我主要追求的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这样就把传统中国画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形式语言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从各方面也不能说我和传统有多大的距离,哪一笔没有重复传统?哪一墨不是从传统来的呢?但组成完整的画面确实有种现代气息,我觉得就应该这样!”[2]从这段论述看,他对自己的创新实践充满了自信。

        从章法构图、山石皴法、烟云草木、瀑布溪流、幽禽飞鸟、舟楫房舍等等来说,卢禹舜的山水画较前人作品的构成因素丰富了很多,巍峨巉岩的山体充满画面,拓展出博大的空间。山间留白,空处的溪流瀑布,感觉像划破夜空的闪电;三五成群的古代文士,伫立半山之中、板桥之上,或扩出一方框将其纳入,宛如呈现在荧屏银幕之上,人物的衣饰形貌已被提炼为符号化,仙风道骨,使他们化作古代文人的幽灵,或许其中就有李白、杜甫、李商隐、孟浩然、白居易、贺知章等人的身影;绿荫之下、流泉之畔,半隐半现的女人体,令人浮想联翩,似梦似幻的诗情充溢其间,在以往的山水画中从未出现过,画家大胆地将现代人的思维植入了传统绘画之中,营造出新的样式与新的意境。另外,在《唐人诗意•田园》系列中,画家也有许多的首创,他将农家田园中生产的蔬菜、瓜果等植入山水林木之间,无疑也是大胆的尝试,给观者、欣赏者以耳目一新的惊喜,同时也给美术史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课题。


注释:
[1] 清•笪重光,《画筌》,见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修订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3月,第813页。
[2] 卢禹舜,“法自然•造自然—在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的第三次讲座”,载《八荒通神—山水精神研究》                         (第1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6月第3版,第2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