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碧海展雄才——当代中国大写意人物画十家

 王镛

       写意精神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传统中国画的写意包括写意画法与写意精神。写意画法相对于工笔画法来说,是指粗笔或意笔,笔墨粗放、简率;写意精神则是指以单纯的形式构成独特的意象,营造诗的意境。工笔与写意两种画法各有千秋,并行不悖,就构成意象、营造意境而言,无论写意画法还是工笔画法,都可能具有或者缺乏写意精神,只不过写意画法通常比工笔画法更适宜表现写意精神。传统中国画的写意画法往往是从工笔画法放纵而来,正如松年《颐园论画》所说:“古今名人写意之作,真作家未有不从工笔渐渐放纵而来,愈放愈率,所谓大写意是也。”在写意画法中最简率的笔墨,可称为大写意画法;在写意精神中最博大的意境,可称为大写意精神。

       中国古代的大写意绘画,经宋元明清历代文人画家的提倡,在花鸟画领域成就卓异,在山水画领域也斐然可观,在人物画领域却并不发达,人们常举的例子仅有南宋梁楷的《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等寥寥几例而已。大写意人物画的稀少,可能是因为传统人物画素称“写真”,侧重人物形象的肖似或形神毕肖,难以构成如同大写意花鸟那样“不似之似”的意象。近代西方写实绘画传入中国以后,以素描造型为基础的写实人物画盛行,逸笔草草的大写意人物画更为罕见。直到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在走向现代与回归传统的双重变奏中,我们才重新发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精神极其宝贵的价值,当代中国的大写意人物画也得以复兴或者说兴起,出现了一批富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大写意人物画家。我们在这里介绍的当代中国大写意人物画十家(按年龄排序):贾浩义、石齐、郭全忠、杨刚、田黎明、张立柱、刘进安、杨晓阳、周京新、周士钢,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画家(当然代表画家不限于这十家)。这些代表画家有的并非专攻人物画,有的兼擅油画,他们的大写意人物画创作,艺术个性鲜明,风格互不雷同,但共同的倾向都是采用大写意画法,追求大写意精神。他们都接受过美术学院素描写实造型和工笔人物画法的训练,接受过中国传统艺术的教育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启迪,他们的人物画创作从写实、工笔到写意、大写意,从传统到现代,从艺术观念到笔墨语言,都经历了艰苦的探索、蜕变和转化过程,积累了相当新鲜而丰富的创作经验,开拓了当代中国大写意人物画的发展空间。我认为强化个性与简化形式是东西方现代艺术普适的两大特征。强化个性注重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摒弃自然的模仿,揭示心理的真实;简化形式注重凸显作品的内在结构,删除繁琐的细节,追求丰富的单纯。这两大特征也符合中国传统艺术尚意、尚简的写意精神。根据这种标准来衡量这些大写意人物画家,更可以看出他们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性转换所做的特殊贡献。

       贾浩义(1938-)是河北遵化人,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北京画院专职画家。他自号老甲,曾表示非常同意我关于强化个性与简化形式的观点。确实他的大写意人物、动物和山水都明显具有强化个性与简化形式的特征。他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扬弃了他所谙熟的素描写生和工笔重彩,尝试大写意笔墨和造型。他大刀阔斧,删繁就简,把笔墨简化为单纯的粗笔泼墨,色彩也简化为黑白、黑红等原色对比,把造型简化为类似剪影的大块墨色或富有表现张力的意象。老甲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而在他笔下那些以焦墨、泼墨或原色构成的混沌的意象,那些纵横驰骋的牧马人和黑马,气势雄浑,动感强烈,像火山爆发一样喷涌而出,表现了画家崇尚阳刚之气、向往伟美之力的内在的个性情感,也宣泄了画家多年勃郁不平、渴望一展雄才的深层的心理冲动。一般说来,形式越简化,个性越鲜明,但形式简化到极端变成了纯粹的抽象,则可能消泯个性(例如极少主义)。基于长期素描、速写的写实造型功底,老甲的大写意人物还保留着或者说夸张了人的自然生命的神态,没有变成纯粹抽象的符号,所以能唤起人的生命联想和情感共鸣。

       石齐(1939-)是福建福清人,厦门福建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北京画院专职画家。20世纪70年代石齐成名的彩墨人物画《养鸡》等代表作,受到了他的老师黄胄的影响。黄胄堪称当代中国大写意人物画的先驱,尤其那种自由洒脱的速写式线条已显露大写意的锋芒。80年代石齐画风丕变,大胆探索中国画创新之路,90年代确立了他的“新中国画”创新理念,即“具象、印象、抽象”“三象合一”。“三象合一”实际上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意象。在石齐的大写意人物画作品中,不仅融合了“三象”,而且融合了传统水墨、工笔线描、写实造型、印象派光影、野兽派色彩、立体派结构、超现实梦幻、抽象构成、装饰图案等多种元素,形成了杂多而统一的表现性的意象。为了充分表现自己求新求变、唯美唯真的个性情感,他强化笔墨特别是强化色彩自身的表现力,不惜使人物形象碎片化。人物画不像山水画那样容易营造意境,而色彩渲染的虚幻空间和人物碎片的模糊意象,却可能构成新奇而完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