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于方寸之间 心驰千里之外
             ——访我省青年书法家龙友


    在江西书坛,龙友是让人很关注的一位,原因有二:一是他字写得好;二是他很年轻。作为我省最年轻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80后的龙友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低调内敛。环顾他的工作室,让人顿生敬意,满墙壁的字画,靠墙的书柜上堆满了与书法有关的名帖和理论著作,书桌的四周堆满了练笔的宣纸,都在无言地传达着:“80后”这个标签,将在传统的书法艺术上写下漂亮的一笔。在随后的交流中,龙友谈论最多的、最有独到见解的还是关于书法的话题。他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并非简单地局限于对书法结体、书写技巧或字形的驾驭与理解,而是对书法所孕育的文化、道德、精神以及人生感悟的一种近乎痴狂的追求。

  临池不辍 崭露头角

  龙友出生在江西永新县,因爷爷通文墨,写得一手好字而备受乡亲的敬重。受家庭的影响和熏陶,龙友很早就对书法艺术有了深厚的感情。在读中专时,他开始正式接触书法,也许是天性使然,从那时起,龙友开始沉醉于缕缕墨香之中,铺展开了他饱蘸墨色的艺术之旅。对书法的热爱一直伴随着他的学业和成长,春去春又来,十多个寒暑从未间断过对书法的研习。他常说:“书法使我战胜了空虚,获得了寂寞。”这种寂寞,是在现代社会环境下,许多同龄人们所难得的。在浩瀚的墨海中,他以二王一脉以及后世的承袭发展为学习的主线,受益匪浅,功力渐深。

  2007年,大学毕业一年的他,以一组临摹米芾几近乱真的作品出现在江西省首届书法临帖展上,并获一等奖,他也因此成功加入了江西省书法家协会。这对当时一直默默埋头临帖学习的龙友是一个巨大的鼓励和肯定,更坚定了他要走书法之路的信心,他暗自给自己定下了前进的目标:5年内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在此后的2年内,他多次在国家、省、市权威书法展览中获奖、入展,从而提前3年实现了这一目标,成为江西最年轻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随后的几年里,龙友获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最高奖),在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作品展上获二等奖;在全国第九届书法作品展入展提名,全国第三届兰亭书法奖入展,又入选全国第二届草书展、全国第六届书坛新人新作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作品展、全国首届篆书艺术大展等国家重要展览。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龙友已经从一个爱好书法的少年成长为国内书坛崭露头角的青年书法家。

  有人说,龙友天生是块写书法的料,像是专为书法而生。十多年来,他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各种书体的临摹,可谓临池不辍,博览诗书,将自身的才学融入到书法创作之中,五体皆精,广收博取。在追随传统的基础上,在内容上注重变化,追求一种不激不厉的自然书写状态,强化笔墨、章法的宏观效果,力求线条简洁、灵动,整体气息畅通。 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二李小篆的严谨、汉隶简牍的古朴、晋唐小楷的精致、魏碑刻字的俊朗、宋元名家的潇洒、八大山人的简淡,乃至游丝书、假名书法,你都能从中看到他过人的结字造型能力和笔墨语言的敏感把握。近年来,书路更为开阔的他,在精研传统笔法基础上更加注重布局谋篇,作品既有古典意韵又有时代精神,能够充分用笔墨来表现既含蓄又洒脱、既稳重又大方的自然和谐之美。

  继承传统 融会贯通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中国的书法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变迁,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历经千百年的历史沉淀,书法在中华灿烂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年轻的书法家要超越前辈而接近杰作,必须甘于寂寞,付出超常的艰辛,除此之外,还须有极高的悟性。龙友先后研习颜真卿、二王、米芾等人的作品,借先哲们睿智的目光探索书法的真谛,把大自然中千丝万缕的天籁物象当成书法大师的精品妙构,从古今名家中采撷英萃,守望经典,博众家之长,汲取精华,融会今意,渐有融会贯通,机杼己出,自铸笔墨,流转自如之意。

  龙友的楷书端庄森严,笔力遒婉,苍劲中见奇崛,奔放中见精神,反古生新,醒人耳目。 他的行书,笔法、墨法厚实圆融,遒劲与洒脱互见,犹如“东风出秀,明月入怀”,给人以无比欣悦的艺术享受;他的草书,跌宕腾跃,回旋飞动、清高逸远;他的篆书,浑朴自然,变铿然为婉丽。 在无拘无束的挥毫用笔中,使自己的主观意识得以淋漓尽致地宣泄和表达,充分展示了他鲜明的个性、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观者无比广阔的联想空间和无限美的享受。字是心声,他的每一字皆流露出意向高远之气,让人顿起凡俗超脱之念。他每次创作心情都是处于绝对放松状态,纯任自然, 笔随腕舞,腕随心转, 虽表于方寸之间,却心驰千里之外,在有意无意之中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书法作为一种传统,在每一个时代都独具特色充实着变化着,同时也陪伴着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变化而变化。针对此问题有学者提出,目前对于现代书法家来说,担心的不是其传统特色的自然变化,而是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丧失,拘泥于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自然会迷失方向把自己禁锢。对于这一问题,龙友说:“我一直非常赞同米芾所提倡的学习路线: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为何祖也。不要急于变化,而是先悠游于古法之间,等到纯熟之后,知识的积累也自然丰富起来。那时再写,便可谓‘入古出新’了!。”进而他解释道,继承就是继承优秀的传统,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在发展的前提下讲继承,“历朝历代都有一些大书法家,他们创造了很多的精品,这些是我们的财富,到了我们这一代,当然由我们来继承,隔断历史肯定是不行的,丢弃历史也是不可以的,书法是书中有法才是书法,法就是法度,就是规律。有源之水才是好水,有本之木才是活木,什么东西都有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书法的传承在于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进入一种水到渠成的状态,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是至关重要的。”

  龙友的书法作品,在深刻揣摩古意之余,力求在传统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古朴雅致、凝练传神、潇洒飘逸、章法严谨却又不失灵动之功力。他的作品一勾一点一折一曲都力求笔画畅达己意。在他专注的神情,灵动的笔法下,宣纸间勾勒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汉字,渲染出的也不单单是一首首诗词,笔墨之间更多的是对书法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沉醉笔墨 挥洒才情

  常言道:其苗华者,其根必实。在交谈中,龙友的笑容平静而坦然。他说自己的生活很简单,就是给学生上课、练字或读书,过着平静而幸福的日子。龙友在谈到自己练习书法的感悟时说:“学习书法首先要耐得住寂寞,走进去再走出来。走进去靠的是勤奋,而走出来就要看悟性。”

  龙友爱好音乐,古今中外各种形式的音乐,都非常喜爱。他尤爱京剧,京剧那婉转起伏的唱腔,让他在一片静止时空中找到了节奏的韵律美,那优美动人的身法步法,让他在明亮的大舞台上找到字的间架结构美。他觉得书法中的拖笔简直就是戏曲中的水袖,连绵不绝;书法中的横折撇捺就是花脸的出场亮相,架势十足;而书法中的竖笔就是老生的捋须长叹,沉稳下垂。

  闲暇之时,他还喜好弹奏古琴,他期望在悠远绵长的古琴曲调中寻找那种今人以近难寻的宁静、和平的心态,以音乐的方式完善书法中所需要的完整品格。

  如果说中国书法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那么,80后的龙友在精神上的追求更是让他焕发出耀眼光彩。 近年来,国内书法热经久不衰,龙友在热度的表象下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说,以当今书法开阔的思维空间与它本身拥有的表现力,它应当承担艺术应有的本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当今的书法家不仅不能如古典书法家那样满足于沉浸在自身的性情世界中,而应当把自己提升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境界上。个人的抒情写意、挥写愉悦只是一个方面,书法既然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就应当与文学、音乐、戏剧一样,承当起人文关怀、历史领悟和对时代命运的关注,与艺术家们共同承担历史的责任。“我热爱书法,视她如自己的生命。而我更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80后、90后喜爱书法这门艺术,让书法能够得到更深远的传承和发展。”

  书法乃心灵的再现,生命的律动。在已获得的成绩面前,龙友并不满足,他感觉到前面的路还很长,在法度追尚的同时,有了新的审美追尚。在精致的笔墨功夫中,有意融入风神体态的才情挥洒,以及自然恣意的丰富变化。可以说,真正书法艺术家的作品是人生的一种真实体验,是艺术个性、艺术灵感和书法家艺术思想的体现。龙友亦如是。

                                         
——《南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