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中和”美学观对山水画理论与创作的影响
                                                    王跃奎


摘要:《周易》的中和观一直影响着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取向,它是一种和谐宁静的美,暗合天地宇宙的法则,在道德教化与修心养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周易》的中和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魏晋以后中国山水画理论与创作的巨大影响。
                                                                
   《周易》被公认为是一部世界奇书,中国古代各门学问都会与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周易》先有八卦、六十四卦卦画,然后有卦爻辞,最后才有《易传》,从而构成《周易》的完整体系。这几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延续着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哲学观与文化观,影响着两千年多来的中国书画审美。

   在中国传统画论中,“中和”一直被认为是最高的绘画境界,它往往与安详、和谐、宁静、空灵等境界紧密相连。所谓“中和”,本指中正和谐之意,它所强调的是位置的守中、行为的适中与恰到好处,和各种关系的和谐,后来引申为符合中庸之道的道德修身境界的一种原则。儒家认为人们的道德修养能达到致中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就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的境界。这种道德境界进而影响到艺术审美取向。在中国书画审美中,“中和”之美是指书画作品具有中正平和、温文尔雅、和谐敦厚的美。后来,“中和”之美由于儒家思想“中和”人格的崇尚而得以弘扬。

   在《周易》一书中,“中和”二字没有作为一个语汇出现,虽然分开使用,但含义大多都是中正与和谐的意思。《周易》里“中”字有154处,有三种含义。其一,中间,属于空间范畴。如第二十六卦山天大畜,卦形艮上乾下,卦辞曰:“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此卦下卦乾为天,表示刚健,上卦艮为山,表示厚实;天在山的下面,所以说“天在山中”。这个卦象启示大人君子要胸怀广大,能容天,并不断认识前人的嘉言懿行,以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这个“中”字显然是方位空间的含义。还有如“入于林中”、“明入地中”、“雷在地中”、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等等也都是这个含义。其二,中正,属于伦理学范畴,指人格的正直,进而衍生到美学范畴。如第六十卦,水泽节,卦形坎上兑下。卦辞曰:“节:亨。 苦节不可贞。”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 当位以节,中正以通。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这里“中正以通”的中字就是中正正直的意思。还有如:“龙德而正中”;“刚健中正”;“黄裳元吉,文在中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以亨行时中也”;“以刚中也”;“位乎天位,以正中也”;“显比之吉,位正中也”;“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柔丽乎中正,故亨”;“中行无咎”;“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在这些爻辞里,“中道”、“中行”、“得中”等术语比比皆是,大部分都是中正的意思。其三,衷诚。属于情感心理学范畴。如第六十一卦,风泽中孚,卦形巽上兑下,卦辞曰:“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 ,乃应乎天也。” 中孚,忠守诚信。

   古经义理,多以“中正”为上。每卦六爻下面三爻称为内卦,上面三爻称为外卦,内卦中第二爻和外卦中第五爻为“得中”。阳爻居奇位(一三五)、阴爻居偶位(二四六)为“得正”,反之不得正。凡得中得正者,无不吉祥如意。这种中和思想直接影响到儒家的中庸思想,《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执两用中”,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在事物的两端之间,不偏不倚,惟取中正。执两用中,以中正为上,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中正从两方面看问题,不偏不邪,站在中立的角度,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处事适中与合度,不偏不邪,是最完美的均衡状态,无论偏向任何一端,都将破坏原来的均衡,导致原有结构的改变,任何的“过度”或“不及”,都将无法保持事物的善美状态而走向另一端。孔子学易,主要吸收了“中正”思想,其中庸之道,在本质上来源于《周易》。

   在《周易》中,“和”字有十三处,其中五处是和谐和顺的意思,如:“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利者,义之和也”;“和兑,吉”;“履,以和行”;“和顺於道德,而理於义……。”

   “中和”二字作为一个词语出现,是在音乐上要求音声和谐而提出的。到《礼记•中庸》,则将其提升到了哲学 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荀子•王制》:“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乾听之绳也。”杨倞注:“中和谓宽猛得中也。”《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宋叶適《中庸》:“古之人,使中和为我用,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而吾顺之者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臣也,夫如是,则伪不起矣。”可见,“中和”思想虽然作为完整的美学范畴尚未提出,但这种“中和”思想最早是由《周易》提出,后来经过儒家学说的的推崇而得以风行。

   “中和”思想成为后世艺术遵循的最高美学原则。在我国古代文学、音乐、绘画、建筑、舞蹈等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以中和之美为上。《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首开文学史上中和儒雅之风,是儒家诗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书画理论的最高审美追求。“中和”思想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极其深远。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山水画的萌芽时期,但已初具中和之美的风格。这个时期玄学兴起,崇尚奇巧纵横、高逸玄妙之品。如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云:“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可以看出,宗炳主张“畅神”,而不是中和之美。南朝宋王微《叙画》云:“横变纵化故动生焉,前矩后方故灵出焉。”可以看出王微提倡横变纵化的灵动之作。南朝梁萧绎《山水松石格》云:“设奇巧之体势,写山水之纵横。或格高而思逸,信笔妙而墨精。”这些都是崇尚奇逸的审美。但顾恺之的作品却体现出中和静穆的风格。顾恺之,东晋著名的人物画家、山水画家兼理论家,其作品《洛神赋图》,已初具山水画的格局,曲折细致地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洛神欲去还留,乘云渐去,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舍地离去,描绘了神情委婉,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意境。画中风轻浪细,舟缓人闲,林木婀娜多姿,山天静穆悠远,古朴典雅,有中和之气。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云:“《嵇轻车诗》作啸人似人啸,然容悴不似中散。处置意事既佳,又林木雍容调畅,亦有天趣。”顾恺之提出的雍容调畅,其实就是中和的审美追求,这与他的作品风格相吻合。

   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提出“画有六法”,重视气韵生动,提出了“雅”的概念。全文有三处提到“雅”, 评姚昙度“奇正咸宜,雅郑兼善,莫不俊拔出人意表,天挺生知非学所及。”评毛惠远“力遒韵雅,超迈绝伦。其挥霍必也极妙,至于定质,块然未尽。”评吴(日东)“体法雅媚,制置才巧,擅美当年,有声京洛。”文中的“雅郑”、“韵雅”、“雅媚”都是温文中和之雅,与中和之美共存共生。虽然被视为第三品,但能提出雅的概念极为可贵。可见,周易的中和观通过对儒家人格思想的影响,开始引导山水画在品味上的儒雅追求。

   隋唐时期,是中国山水画的初步发展时期。这个时期重视法度,崇尚中和雅正之美。李嗣真评法轮作品时说:“属意温雅,用笔调润,精密有余,高奇未足。”在用笔和意境上李嗣真褒扬法轮的温雅与调润,其实就是中和之美。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上古之画,迹简意澹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可以看出,张彦远对顾恺之的作品倍加推崇,好古之意,溢于言表,他认为的“古”就是“意澹而雅正”的中和之古。     宋元时期,是山水画的鼎盛时期,大师辈出,对中和之美的营造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李成、郭熙、董源、巨然、黄公望、倪云林、吴镇等人的作品,都是中和之美的典范。李成山水笔精墨妙,被评为北宋第一,多是描绘山东、河北一带平原丘陵风光,给人以清刚、淡雅的美感,乃中和之美的典范,米芾说它“秀润不凡”。王诜赞道:“墨润而笔精,烟岚轻动,如对面千里,秀色可掬。”宋刘道醇在《圣朝名画评》中把李成的山水列为神品,称其“思清格志,古无其人,咫尺之间,夺千里之趣。”明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评他说:“营丘作山水,……轩畅闲雅,悠然远眺。”“轩畅闲雅”一词,直指中和品味的核心。

   宋郭熙《林泉高致》云:“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境,必然是秀美典雅的中和之境。“然不因静居燕坐,明窗净几,一炷炉香,万虑消沉,则佳句好意亦看不出,幽情美趣亦想不成。”郭熙极为重视创作的环境和心境,身闲意静,创作出的作品自然会平和自然。画家要修身养性,涵养内心,从天地宇宙的中和之境到人格修养的平和淡泊,再到艺术创作的中和忘我之境。

   元代黄公望、王蒙、倪云林、吴镇四大家,深受赵孟頫“古意为尚”审美理论的影响,皆师法董巨,作品都表现出“简逸恬淡”的意境。清代画家王时敏在王翚临摹的《富春山居图》中题道:“元季四大家皆宗董巨,各极其致,惟子久神明变化不拘守其法,每见其布景用笔于浑厚中仍饶逋峭,莽苍处转见娟妍,纤细而气益闳,填塞而境愈廓,意味无穷,故学者罕窥其津涉,独石谷妙得神髓……”(《西庐画跋》)。黄公望紧随赵孟頫,作品“精通造化,笔尽意在;水墨纷纷,浑润古雅”。继赵孟頫之后,黄公望将董巨山水推向山水画的正脉,改变了院体画细致描摹的积习,以书入画,开创了山水画的新风貌。元四家的作品或“简劲浑朴”,或“苍茫繁密”,或“恬淡疏寂”,或“浑厚华滋”,但都属于中和内含的品格。尤其是倪云林,深得后人拥戴,被视为中和之美的极致。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独云林古淡天然,米痴后一人而已。” “盖倪迂书绝工致,晚季乃失之。而聚精于画,一变古法,以天真幽淡为宗,要亦所谓渐老渐熟者。”至此,《周易》中和观在中国山水画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明清时期,是山水画发展的延续时期,中和之美被作为东方绘画精神固定了下来。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更是把萧散淡逸中和儒雅的南方山水提到最高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笔墨的运用上董其昌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四王山水,延续了元明以来三百多年的山水画传统,虽然在笔墨技巧与创造图新上不及前代,但中和之美的绘画意境绝不逊色,而且更加沉溺于这种东方精神。王原祁《雨窗漫笔》云:“作画于搦管时,须要安闲恬适,扫尽俗肠,默对素幅,凝神静气。”王原祁所提倡的安闲恬适,凝神静气,显然与郭熙的精神一脉相承。四王作品,多写空山静水,高士云游,笔墨简淡,古雅平和。恽南田是清代大家,作品别具一格,以简淡著称。其《南田画跋》云:“称其笔墨,则以逸宕为上;咀其风味,则以幽澹为工。”他的幽澹是物我两忘的境界,是《周易》太极混元中和的境界,品格及其高迈。四僧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特立独行的大师,虽然标新立异,但许多作品极具中和之美,石涛和梅清的黄山之作尤其明显。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云:“尺幅管天地山川万物,而心淡若无者,愚去智生,俗除清至也。”他那种心淡若无、俗除清至的状态俨然就是中和的东方精神了。石涛绘画思想来源于《周易》,其境界营造合乎中和之美自然是心性流淌。另一位画论家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法我相忘,平淡天然,所谓摈落筌蹄,方穷至理。”只有这种平淡天然的中和境界才是绘画的至理。

   《周易》的中和观一直影响着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取向,它是一种和谐宁静的美,暗合天地宇宙的法则,在道德教化与修心养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种审美取向在东方还会继续下去,也必将更加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世界。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11级美术学博士
                                                      
[1]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2006
[2]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    刘纲纪.《周易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5]    俞建华.《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56
[6]    潘运告.《历代画论译注》.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