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谁持墨练凌空舞

        巴蜀自古多才俊,巴山蜀水孕才女。2011年国庆期间,笔者参加“2011成都双年展——浓园成行艺术展览”。当天来成都天艺村美术馆参观展览的观众川流不息。天艺村临近的道路被车流,人流所淹没。在展出的所有书画作品中,齐建霞女士的一幅篆书作品立即吸引了我。其作品古拙遒劲,透射出秦汉古典精神的光芒。多年不见,惊喜之中巧遇其人,她与笔者曾是“云南支边青年”,四十余载的“战友”可谓机缘巧合,“浓园成行”真成了“战友成行”。笔者仔细欣赏阅读了她送给我的《蜀女墨韵》书法作品集,发现齐建霞女士是一位对中国书法艺术具有特殊情感和悟性的书法家;是一位颇有灵气,颇有思想、颇有才情和内涵的书法家。书法是诸体兼备,诸体皆善,诸体皆宜,尤以草书见长。草书作品中既有“二王”笔法,又有张旭、怀素雄劲挺健的风姿并兼以王铎浑厚大气、墨色淋漓的气势。她书法作品里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修养,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她的笔墨当中,作品运笔的节奏感和线质的精神内含相当丰富,墨色浓、淡、干、湿、润、燥的变化和结体开阔的格局使草书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形成了她大气、浑厚、浪漫的艺术风格。她的草书作品将细腻与豪放,精致与大气揉合在一起,笔下潇洒俊逸,顿挫有致,特别是在行笔上又多了一份属于女性的细腻和飘逸,在收笔之处总会出现一些游丝映带的细微变化,犹如同音乐一般,曲尽味犹存。在用墨上,十分注重圆润和生涩之间的对比,伸展和收敛之间的辩证关系,使作品中字与字之间相互映衬,相互呼应,总体上显得跌但起伏,跳跃飞动,动感十足。一位书法评论家这样说到:“齐建霞女士书法作品观之有叫人荡气回肠的愉悦之感,品之犹如一曲激荡心灵的古典名曲。”齐建霞女士崇尚主张的是纳古创新,她对楷.行.草.篆.隶诸种书体都进行过广泛的深入的研习,集众家之长自成一家,养浩然之气,抒写内心的天地之情,以书法的线条表述宇宙与万物之态。她把篆隶的笔法巧妙的融合在行草书创作之中,形成了她的书法作品凌空起舞,虹接天地之势。她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古雅文气与音韵舞蹈之美,也源于她曾经对国标舞蹈的热爱以及长期的学习和训练。因此她的书法作品会在视觉上给人心灵以极大的美感冲击力,让人享受到音乐舞蹈般的愉悦。为此她的书法作品受到广大书法爱好着的喜爱,有多件作品被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会馆和海外华人收藏,是蜀中书坛女书法家中的佼佼者。

 
        二  根植传统 技法娴熟 碑帖结合 自成面目
 
        齐建霞女士给人的印象总是落落大方,热情干练。在她瘦削的身躯里却蕴藏着巨大的坚韧顽强、自强不息的奋进力量。她酷爱中国传统书法,先后师从谢季筠,何应辉先生多年,以笔墨为伴数十载坚持不懈。她的恩师何应辉先生曾亲笔提写“生与天行健,艺本性所之”来勉励这位书法女弟子,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靠着自己的勤奋刻苦与聪慧的领悟能力,始终沿着行草书为主线,篆隶为延伸的脉络引领着书法创作之路。她的草书斗方《独坐敬亭山》,扑面而来的是碑笔的厚实线条,整体给我的感觉是四个字“渐入佳境”,宛如由寺庙前山引导逐渐踏入庙宇,前二字略拘,愈往后愈加放开,后三行一气书成,蔚为畅快,方圆之间,满荡烟云意未尽。草书对联“开张天岸马,奇异人中龙”传为宋朝陈抟老祖所言,刻于龙门石窟。齐建霞创作此联,文化积淀之深令人敬佩,这副草书对联字字隔离,却又笔断意连,如 “开”“张”“天”“马”,“奇”“逸”“中”“龙”,虽是草书却写出了摩崖的开阔与雄浑,苍茫古朴之气扑面而来,殊为难得。 草书条幅自作诗二首结字用笔毋庸多言,线条婉约飘逸,左右摇曳,用墨精妙,在气韵上显得清雅自然,隽秀俊逸,书卷气十分浓厚。章法实为难得,特别是中轴线的左右摆荡,笔情墨韵,形质神采与其诗作融为一体,赏心悦目,回味无穷。隶书作品《听蜀僧浚弹琴》,提按老辣,起收率真,八面出锋,气势凌人,结体《张迁》的古拙,气韵多自摩崖《石门》,字法多取通俗隶书《广武碑》的浪漫艺术手法,奇正变化自如。
 
        解读其作品,可以感受到齐建霞女士在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学习中,自觉地深入地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她在创作中不是简单地摹仿前人的构成和技巧,而是结合自己的独特体会进行临写和创作,以表达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力图实现“博大、苍浑、浪漫、律动、绮丽的气象和书法格局”。

        三  墨韵无声胜有声
 
        唐代著名书法家孙过庭所著《书谱》中云:熔铸虫篆、陶均草隶、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至若数画幷施,其形各异;众点其列为体互乖。观赏齐建霞女士所创作的书法作品,极富音乐的韵律之美,仿佛置身漫步在书林里,聆听远古的书艺音乐传来,字字珠玑,声声传情。她曾经说过:“在书写与临帖的寂静时光里,自己好像从梦境中走进了魏晋、唐宋时代,与那个时代的书法大家们倾心交流,切磋书艺心得,达到身心愉悦的忘我境界。古代大师们的名帖、碑刻如跳跃的音符激荡着我的心灵,倾刻汇入笔毫,将它们个个记录在案”。她还善于将行草的笔法巧妙融合在篆隶书的创作之中,认真从结字的间架、虚实、大小、倚正、轻重、疏密、俯仰、浓枯、燥润、曲直、显晦、行藏、方圆中细心揣摩研读、研写、直至穷变于笔端,合情调配在作品之中。
 
        一本好的字帖,一个好的碑刻,就是一面记录中国文字书法演变的镜子。齐建霞女士的行草书以二王为根基,碑帖兼容,既恪守传统正脉,又个性鲜明。她的行草飘逸灵动,极富音乐节奏韵律,绮丽多姿而骨力凸显,充满激情与豪迈。形成了端庄典雅,高古洞远和飘逸浪漫的书法艺术风格。在她的书法作品里,无声的倾诉着魏晋汉碑的风骨与雄健,唐宋字体的妍美与流变。同时又流淌着她孜孜追求的“线形语言”与“音乐书艺语境”的素雅书风。观摩她在创作书法作品运笔时,舞动的毛笔仿佛是手中的乐队指挥旗杆,由她恣意挥洒在字里行间里,顿时让人的身心随之感应。深切体验到她在运笔挥毫,行墨之间的音乐律动,而由她指挥调动的字句如千军万马,在宣纸上奔泻而来,形成万千气象。犹如江涛拍岸激起浪花千层,又如林间小溪悄然无声流向芳草花丛。观她临写古代名家碑帖时,金石气中飘出悠远深邃的魏晋唐宋古韵乐曲,把人引向遥远的岁月,给人穿越千年时空的感触。  
     
        曾看过孟会祥老师谈书法的文章,他把书法家分为三种:一种书家的字是养出来的,一种书家的字是流出来的,一种书家的字是写出来的。这三种比喻用来比喻齐建霞的书法艺术是恰如其分的。“写”是基本功;“养”是学识;“流”是心性。品读她的作品,气息高古、自然天成,无不呈现出她艺术状态平和的心性在作品中自然流淌,闲庭信步;从中亦可窥其成竹在胸、果敢自信之心!林语堂先生说:“……一个多情的艺术家产生多情的艺术;一个逸乐的艺术家产生逸乐的艺术;一个温柔的艺术家产生温柔的艺术;一个细巧的艺术家产生细巧的艺术。”什么人搞什么艺术,这不是选择的问题,只能是灵魂的自然表现,是品德与心性在艺术作品中的真切流露。齐建霞女士作品中透露出的真情、真性,真淡和对艺术的悟性,必将彰显其书法艺术的大自在。相信以她的执着,勤奋和睿智,不久的将来定会有更好的经典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祝愿她今后的艺术道路越走越宽广,艺术之路长青!
 
        2011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