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笔绘朝霞  齐毫写华章
文-陈沫吾
 
        古往今来,优秀的书法家群星璀璨。俗言道:巾帼不让须眉。从古至今,女性书法家较之那些大老爷们也是从不逊色相让的。在历史上非常出名的女性书法家有蔡文姬、卫夫人、管道升等,现当代也有萧娴、游寿、周慧珺、林岫、孙晓云等,蜀中从古至今也有黄崇嘏、薛涛、黄稚荃、隆莲等等,可谓不胜枚举,她们都是赫赫有名的女书法家,撑起了古今书坛的半边天。过去如此,现在也不容落后,活跃于当今书坛的蜀中齐建霞女士,就是这样一位优秀杰出的女性代表之一。
        齐建霞自幼受母亲的影响喜欢上了书法,几十年来,在生活的历练中始终不言放弃,坚持书法的学习与创作。勤奋之余,结识名家,转益多师,从中求新求悟。她遍学诸体,无论楷、隶、行、草、篆书,其作品都是精绝豪迈,张力十足。建霞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级展览,或获奖项、或报刊杂志刊登介绍,而且其作品先后被国内外多家艺术机构及个人爱好者收藏。目前。她在国内书坛,可谓名声是与日俱显的一位实力派女书法家。漂漂亮亮写方块字,堂堂正正做中国人。在数字化的今天,方正的汉字其书写的实用性已逐步被欣赏的艺术性取代,或豪迈或纤美,或端庄或灵动,更是书法家们各显神通、彰显和追求艺术境界的大好时代。建霞女士的作品善于化古汲今,既有古人的功底,又赋予时代精神,笔法和意境时而秀气温婉,时而大气磅礴,不一而足,韵味非常,令人沉迷其中。细细观赏她的作品,不难发现秦汉风骨、魏晋底蕴、颠张醉素、王铎傅山之态势,真是包罗万象、精彩纷呈。
对自小酷爱书法的齐建霞来说,每天沉浸在书斋,在墨香中凝神疾书,是她最大的人生享受。她的书法融注着她的才情、学识、品格、修养、功力、情感与责任,其书风与她的人格魅力完全吻合,有一种掩饰不住的率真大气。
        一、历经艰辛品自高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1971年,当时仅16岁的建霞与全国同年龄人一样,“一刀切”的政策就失去了读书求学的机会,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她便主动报名去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去就是八年。因为她能写会画,很快就从连队调到团部政治处当放映员兼宣传干事。她除了放电影,还要写稿件、放广播、制作幻灯片、拍摄冲印照片等。在此期间,她对书画艺术的热爱更加执着。1979年回成都,她在单位从事工会工作,写字、绘画、跳舞自然就成了她工作的一部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未间断过。在计划经济年代诞生的国营企业,其管理、营运与人事机制都难以适应改革开放的冲击洗礼,故其所工作的工厂到1996年时已经十分不景气。建霞面临着家庭生活的经济困窘和自己对书法艺术是否执着追求的现实,她毅然选择了离职自个儿去另谋职业。她认为,人活着为的是一种心情舒坦,穷也好、富也罢,得也好、失也罢,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不管是喜怒哀乐,还是酸甜苦辣,都要顺从自己的心境,自然自在。她想不管是昨天、今天、明天,豁然明白,只有自己心情舒畅才是人生最美好的一天。她还悟到,所有大小事、难易事、苦乐事,都归结为一件事:人与事、事与人,虽然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都有因果的关联。风雨坎坷人生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所有的事情都在奋斗中任随自然,没有失败哪有成功,有完美就会有缺陷,就让自己的人生在奋斗中顺其心境,保持顺其自然的状态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记忆里或者正在发生的新鲜的事和物。曾经拥有的不忘记,已经得到的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理想不放弃,已经失去的就留作回忆,想要得到的就倍加努力追求。建霞是这么想的,时间和实践证明她也是这么去做的。她应聘担任过省级某机关一家报社从事采编工作,在四川联合书法艺术学院担任过四年书法教学助理。她早在1995年就师从著名书法家谢季筠先生,故她不言放弃,继续努力临帖学习。继后又转益多师,跟随何应辉先生学习书法艺术。特别是四年的书法教学助理中,她既当先生,又当学生,她广结书界前辈和朋友,虽然物质生活方面有一些窘困,但她自己的心情十分舒畅,精神十分充实,书艺日趋进步。
        作为一个女人,建霞懂得自己不仅是一个妻子,也是一个母亲,更是一个女儿。她深深懂得照顾夫君、照顾孩子和照顾老人是自己的责任,一个家庭幸不幸福是责任的担当。她选择了责任与担当,人生是靠自己去经营的,而不是埋怨,她相信,坚持勤奋与不懈努力,最终也要活出个人样来,给孩子一个榜样,给人生一个精彩,这是一个有家庭、有责任、有成功的女人立足于社会不败的品格基石与力量之源。
        上有老、下有小,为了家庭和生计,建霞勇于担起责任,通过生活的煎熬,她在生活这座大学中读懂了人生,读懂了社会,为她日后的为人、处事和从艺奠定了良好的人格力量和品格基石。建霞出身于一个军人家庭,她母亲是湖南人,父亲是陕西人,建霞的骨质里侵透着湖南人的真诚、率直、开朗和陕西人的粗犷、诚实与彪悍的感觉,其爱与憎、喜与怒、哀与乐,是十分鲜明的,这就注定了她日后书法艺术的雄浑豪放、苍茫凝炼的个人书风的形成。
        二、朴拙豪迈冲霄汉
        写书法必先要跟老师,学古人,把老师的经验和古人的精髓学到手,并在生活中琢磨、历练和感悟,再博采众家之长,还要注重对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学习,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才能把握文字的结构和形体的意蕴。建霞擅于诸体,尤精行草,其行草根植于“二王”,更倾情于宋元苏米和明清傅山、王铎,以及现代大家于右任碑体草书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之稚趣,因此,她的行书、草书作品,不仅有一种风行雨散、狂放不羁的视觉震撼美,更有一种古劲巧拙、天真稚雅的深沉意蕴美。无论是她的行草书,还是大字榜书,均沉厚而苍茫、飞动而凝炼,朴厚奇崛,含蓄蕴藉,无不折射出她艰辛生活的磨砺和对生活真谛的感悟。2012年底,《齐建霞书法集》由四川出版集团之四川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共收录近几年来创作的篆隶楷行草作品近百幅。她草书张旭诗《山行留客》条幅、李白诗《独坐敬亭山》斗方等,洋洋洒洒,放纵烂漫,浑然天成,其性情与功力、灵动与凝重、节奏与气韵、潇洒与古拙,恰似天和之作,十分吸引欣赏者的眼球,也令同道中人啧啧称道。
        几十年来,建霞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在其事业和人生的征途中留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同时,对书法的领悟和研习也都有了她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收获。但她并没有满足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她广采博取,无需扬鞭自奋蹄,犹如不满足是前进的车轮一般。建霞研究书法不墨守成规,而讲究科学的方法,集思广益、吐故纳新,临精典,写进去,从不走马观花,更不敷衍塞责,她对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态度显示出自己独特的创造力,造就了自己具有突出的雄强潇洒与古拙的个人书风。风起清晨,暖和午后,绚烂黄昏,流星夜晚,一切皆顺其心境自然,把握每一个瞬间,试着去做,去面对每一个昨天、今天和明天。她始终没有忘记写字,没有放下书法。右军濯砚,竟成墨池,怀素葬笔,终为笔冢。建霞临池不倦,笔耕不辍,她对书法孜孜以求,书法已成为她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中的成败得失、艰辛苦难,始终要面对与担当。苦累不后悔,伤痛更坚强。她从中感悟到了顺其心境自然的美德享受。
        她的驾驭能力尤称独步,其书提按合度,使转自如;其行笔方圆兼备,刚柔相济;其结字正欹互生,端丽遒美;其章法气息流贯,婉畅多姿。每幅作品都是那么在意气平和中表现出风神超迈、矫健奇纵、潇洒俊朗,可谓是筋骨老健、气血贯通、浓纤间出、风神洒落。潇洒与古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审美风格,但是在建霞笔歌墨舞的挥洒中,她要将其放在一起,和谐而统一,其难度可想而知。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创造,创造才有艺术,创造才有欣赏,创造才会永生。建霞就是要在不同风格的不断磨砺探求与创造中找到完全属于自己个性与时代共性相契合的书法艺术表达语言。
        三、美在距离自成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人生需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观之写之。我认为与这句话最切题的是:美在距离。常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有人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更不认识。由此及之,距离常常扮演着一种神秘而微妙的角色,凡事与距离扯上关系,仿佛顷刻之间就令人生发出一种复杂的感情,犹如一位半遮面的美人,令人产生怜爱之心。距离产生美是无疑的,我个人的观点是,这个距离就如同摄影调焦距一样,必须恰到好处,处理不当,就会失去美的韵味了。建霞的学习与创作是如此,不管是与古人的名碑法帖,还是对今人时尚书风的借鉴,她均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若即若离,化为自我。为此,我们欣赏她的作品也应当如此,必须要保持有距离的心态与境界。尤其是当今什么都流行快餐的时代,古人那种异居、清守、寂寞、执着的心态与精神似乎早已消失殆尽,至少是凤毛麟角了。多少年来,建霞还始终潜心于书法的创作与研究。她对书法形式语言的锤炼,进行过不懈的探索与追求,凭着她的执著,建霞的书法逐渐走向成熟,已有很高造诣。她浸淫于秦汉魏晋碑帖中汲取营养,善于把握线的质感、线的方向和线的空间架构,其篆书四屏作品《文征明潇湘八景诗》,凝练爽利,轻松率意,深得其老师用笔提按使转方法和秦诏版意蕴,尤其是篆书横推作品《游戏三昧》,化古人与今人为自我,可谓形神皆备,笔锋恣肆多变,中侧互用,用笔涩行,着墨枯润有度,结体大开大合,拙中见巧,以意赋形,更是一派天然无雕饰,展示出一个当代女书法家成熟驾驭汉文字的艺术表现能力。
书法家实际上就是写书家本人的为人、修养、气质、学养等。一个书法家如果没有广博大度的胸怀,艺术是达不到高度的。齐建霞在书法上的成功是与她的学识、才识、勤奋分不开的。多年来她静心研究,精通各种书体,不断拓宽自己的艺术领域,并大胆创新,创作了许许多多具有文化内涵、充满生命力、反映时代风貌的书法作品。观赏建霞书法小品,似清风拂荡让人清爽,若小溪流淌润人心田,又如明月朗朗让人思绪万千;欣赏其大作佳构,又是潇洒豪放,洋洋洒洒,给人以飘然若仙心旷神怡的震撼感受。
        建霞认为,当前的书坛是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从初始的交流、普及到深入的研究、提高,无不推动着书法艺术向前发展。但书法界也确实存在一些需要屏蔽或说净化的现象,尤其是真正的书法家,需要提高学养和修为,必须要静下心来,认真地去做学问。需要去读书、去临帖,深入地去研究,对艺术的追求切不可浮躁,不要太追求场面上的应酬或热闹,心不静就不可能去研究、去创作。忙于应酬,就必然失去了艺术的品位和价值。多好的认识,她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去实践创作的。建霞致力于书法的创作,不仅仅在于对形质的体现,而更着重于对艺术内涵的拓展,才使得她的作品充满了独到的生机与情趣。如今建霞的创作已达到随心所欲、走向自成一家的境界,形成和完善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指日可待。
        书法不仅是艺术的,也更是文化的。高尔基说过:“知识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文化知识浅薄的人,不管外形多么美丽,充其量只是躯壳。我认识建霞相识有近二十来个年头了,她既是一位书法家,也是一位有道德、涵养和品格的知识女性,其书法美丽,其人更加美丽。我衷心祝愿建霞在未来的书道上越走越远,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夺目光彩。
        2013年元旦于煮墨馆
        陈沫吾:书画篆刻艺术家,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