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梅:字多尚须求精美

朱以撒

  如此长的对联真是罕见,大约有二千多字吧!

  选择如此多字来进行书写,尤其是运用楷书来书写,需要多久?是一气呵成还是断续多次?除了作者之外,恐怕没有一个人从头到尾细细读完这件长联。人们对待长篇楷书就是如此态度,看个大概、片断,也就够了。书写如此长篇需要很平静的心态和稳定的书写水准,方能前后协调,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的延伸。楷书最基本的要求无疑是笔画精到、结构舒展,虽不能写成算子,但端正是楷书的基础。楷书是最能让人普遍接受的书体,易识易感,阅读起来没有障碍,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只是时日迁变,写楷书的人减少了,转向其他书体了,尤其像书写这般小字者更少了。作为书法生态的平衡发展,楷书的书写是需要提倡的。

  从这件楷书来看,林玉梅所学楷书,大抵取法元、明名人小楷一路。这路楷书的书写很美观,很细腻,对技巧也尤其讲究。所谓文人小楷就是这样,与写经小楷多有不同,有更多的文人气味在内。林玉梅的小楷,首先是用笔细致,具有一丝不苟的特点,当轻时则提笔而行,使笔划轻而细,多了空白。当重时则按笔而行,速度稍慢而渐下气力,使笔道粗且重。当然,精细、轻重是相对而言的。林玉梅的用笔还是偏于轻巧,在轻巧中显示提按的交替,能够熟练地运用、转换,因此,如此多字,顺势写来,似不费大力,自如而为,轻松而成。一个书法家以楷书写长篇,情调是很关键的。整个过程无数的用笔的交替,须不急不躁,平稳延续,一直到终结。清人沈德潜认为“伦次整齐,起结完备,方为合格”。做到这一点是需要进行一番训练、累积的,那种情绪大起大落、飘忽无定,要写这么一篇楷书,就很不合适了。可以看出林玉梅在书写中具备的安和和闲淡,这种心态使她擅长应对长篇小楷这种形式,专心于此,得舒闲容与之态,以平夷安恬为上。字数多的书写,永远是这一类书法家最为热衷的,密密麻麻,不惮时日,以多感人,亦以多取胜。但也因为书写时间长,精神长久消耗而乏激情而麻木,只是在堆垛字数,从而使长篇书写失之一般。一些局部观之尚可,整体观之无精彩。读林玉梅的此件对联,也有这样的感觉,是否因字数之多而造成?如何使阅读者乐于欣赏长篇,这是一个问题,并不是在中缝点缀一番能够调节的。

  在这件楹联作品中,为了使楷书有活泼感,作者融入了行书笔调,使某些笔画有所萦带,更见流动。楷书是需要活泼的,尤其是长篇楷书,往往一篇读毕,新鲜感越来越少,而死板生硬感却多起来了。由此,长篇楷书要让人驻足欣赏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生活节奏加快的今日,如果不精彩,没有充分吸引读者的话,是挽不住人们匆忙的脚步的。行书笔意的加入,使书写气氛轻松起来,除了某些笔画相连之外,笔意也更紧密,每个字多了动感,而转折、勾挑也不那么煞有介事,多了婉转流畅。因此,可以说这件作品是好阅读的,给人轻快的感受。在运用笔墨时,更是远离欧阳询、柳公权的楷书的森严圭角,而近于赵孟頫、董其昌的楷书笔调。这样就使读者觉得除了有法度之外,还有一些趣味。阅读这么长的作品,没有趣味还真的不行。当然,为了增其趣味,不少作者是翻空心思作外在功夫,以染色作旧诸般手法,林玉梅则是在字里表现,这是自然而然的表现。

  这件作品流露出了疏淡的气息。作者在运笔时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笔画偏于纤细,轻提多于重按,结体亦白多黑少,实少虚多,便令人觉笔下云淡风轻,非用力使劲而成。每一件作品都有自己的气息,有的郁勃,有的洁净,有气息之正,亦有气息之失,清人章学诚认为:“人之气,燕居莫不平也,因事生感,而气失则宕,气失则激,气失则骄。”一个作者如何书写,携带什么情绪去进行这么一个过程,就有不同的气息流露出来,这是不能遮掩的。火气、躁气很大是当代书法作品的一个特点,除了从技巧上来寻找原因外,主要还在于书写者的本心。这些形而上的因素,虽然不能条分缕析,但是它弥漫于作品之中,可以感受,可以察觉。传统的书法观是比较赞同有斯文气、清雅气的作品的,林玉梅的这件作品,可以言说清雅了。

  这件作品最大的不足就是笔力。用笔虽然干净明了,提按分明,但是线很弱,根本不能做到细而韧、细而劲,尤其是长线,如长横、长撇,不时显示出犹豫或急促,轻滑之下,力进不去,只是一个形尔。笔力是很重要的部分,笔力不足,字无神采可言。字多取胜——通常会有这种看法,但是越多的字聚在一起,笔力不足就更见明显了,因此无神采也越明显了。笔力的提高不是朝夕之事,但方法是有多种可为,譬如改变一贯的小字书写,训练一些大字径的笔法、效法一些遒劲坚实的楷书、反复地磨炼笔画,这是必须长久努力的。如果笔力上不去,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件密密麻麻的作品,却经不起细细地看,经不起一字一字地看。明人袁宗道就批评过,“抱形似而失真境,泥皮相而遗神情”,能不慎乎!其次是结体出现了不少欠缺,不少字在点画安放的位置还是有明显的不到位,使得造型不合比例,不美观。楷书结体首要端正,其次求变,每一笔画都讲究放置,正也罢,变也罢,都须恰当,不讲究就经不起推敲,一眼可见破绽,是缺乏结体的基本功所致。联想诸艺,棋手要反复地盘棋,作家要反复斟酌一字运用,书家也需要反复对一个字的字形进行调节,使其形更协调、美观。在这件作品中,不少字造型平庸、松散,无特色可言。长篇多字之作的书写是有难度的,要应对如此之多的字数,需要很强的捉控本领、综合能力。观林玉梅楷书全篇,还是觉得过于平淡,譬如很重要的墨色之变,小字并非就不需要。都无墨色之变,也就有如印刷品了。

  少而精和多而精都是不容易的。赵孟頫、文征明的长篇小字不少,就是多而精的典范,用字字珠玑来形容亦足以当之,他们是我们书写长篇多字的楷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