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漓豁胸臆
——钱玉清书法小议
刘  恒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我常常觉得,这八个字用来形容苏州是最合适不过了。其他方面不讲,即以书法来说,苏州就是一直是全国的重镇。在当代书坛上,不论是老年耆宿还是后生才俊,苏州可以说是名家辈出,代不乏人。近经朋友介绍,看到青年书法家钱玉清的部分新作,使我更加深了这种印象。
 
       我与钱玉清虽然不熟悉,但对这个名字却并不陌生,近年来时常在各种全国性的展览中见到他的作品,而且常常是在获奖名单中出现,所以留下了较深的印象。钱玉清参加展览的作品主要是草书,面目清新,风格潇洒,其中透露出来的自信和灵气,使人感到生活在苏州的人似乎对书法有一种得天独厚的领悟及把握能力。当然,每一位书法家的成功都离不开个人的勤奋与刻苦,钱玉清自然也不例外。他在一篇题为《我的书法情缘》的文章中记述了自己从小在父亲影响下喜欢上书法,以及刻苦练习的经历。难得的是他将少年时代对书法的兴趣保持了下来,即使是在投身公安工作以后,不管多么繁忙劳累,都能坚持不辍,所以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由此体现出其秉赋与素质。
 
       据钱玉清自述,他自幼习书法经唐楷入手,旁涉魏碑,后来又对米芾 、王铎两家的行草书下了很大功夫,应该说在基本功方面具有很牢固的基础。他现在的创作主要集中在行草书上,技法娴熟,面目清新,在书坛上得到普遍的好评。他成功的原因,除了执着、刻苦的精神外,首先重要的一点在于能够认识把握书法艺术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将自己的实践和追求与当代书坛的审美潮流紧紧结合起来。看他的行草作品,首先可以明确感受到其对传统经典的熟悉和掌握。具体来说,即是在用笔上讲求运用和控制笔锋的技巧,写出的点画不管浓枯轻重,都尽量保持锋颖的聚拢,从而保证了点画的饱满厚实,即使是写到枯笔飞白的时候,也能够做到点画起止有序,交待清晰;在结体上,他笔下的字形大都来自古人作品,尽管在流畅的挥洒过程中时时会有个人习惯的发挥处理,但整体的姿态、取势却始终与传统经典保持着明确的继承关系。尽管如此,钱玉清的书法面貌看上去却并不陈旧,也不是简单的模仿或是“集古字”,相反,他的作品让人一看便知是当代书家的面目,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尤其是在点画疾徐轻重的节奏变化,字形聚散正欹的姿态处理,墨色的浓枯虚实交替对比这一系列技巧书法上,都展现出作者对书法艺术的个性化理解以及通过长期反复磨练所具备的能力,因而具有鲜明的当代特征。事实上,处在苏州这样一个书法积淀深厚的地方,为钱玉清的书法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里有一大批在当今书坛上卓有成就、影响广泛的老中青书法名家,通过向他们请教或相互切磋,使钱玉清准确体会和把握到书法的当今取向,从而将自己多年学习传统、临摹古人所获得的技巧能力进行转化发挥,使之成为追求个性风格的坚实基础。
 
       其次,钱玉清在创作上的成功,还得益于他的勤于思考。他在长期的学书过程中,除了大量、反复的动手临习外,还善于思考和领悟。在《我的书法情缘》一文中,就曾对书法审美的若干概念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可以看出,钱玉清很重视读书学习,他的注意力不仅仅在纸、笔、墨的物质层面,而且关注到书法作品背后所表现的精神层面,在临摹、掌握古人技巧的同时,更在揣摩书法艺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如何体现文化内涵的深层规律。应该说这种思考对于今天的青年一代书法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缺乏的。而这种素质,正是钱玉清的书法能够入古出新,并且取得出色成绩的有力支撑。
 
       此外,广泛的修养也对钱玉清在书法上的成功起到了滋养、推动的作用。钱玉清现在虽然主要从事书法创作,但他多年前也曾系统地学习过素描、水粉、油画、国画和美术设计,尽管他没有在绘画方面进一步发展,然而这些知识、修养在书法实践中肯定起着良好的启发、借鉴作用。比如他的书法作品除了书写技巧外,在形式选择、章法处理乃至一些装饰手法的运用上也十分用心,其中便显露出绘画素养的渗透。
 
       今天的钱玉清在书法艺术上已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这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他的执著、勤奋、敏悟和好学,有理由相信,其书法历程将会走得更远,在个人风格的追求和锤炼上将会不断迎来新的提高与突破。
                      二零一零年三月 于浦东客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