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  边  碎  语
钱玉清
  
  学习书法无“捷径”可走,非面壁十年,费纸三千不成器,这似乎已成约定俗成、无可争辩并有广泛认可度的习惯性共识。很多初学者从而心生畏惧,望洋兴叹。我对此视质疑态度,为什么有些人只用了三五年或更短的时间就出类拔萃,技压群雄。有些人用了几十年甚至毕生的精力也没搞明白什么是书法,这也许就是“路径”的问题。所以说书法无“捷径”可走,但有“路径”可寻。正确的学书“路径”是———良师+益友+勤奋。一个人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把真、草、篆、隶、行都研达通透,并均能以较高的艺术成就名世,因此,再有潜质的书法家,一生能在一、二种书体上立足于书坛,形成风貌并达到相当的高度,已功成名就。这也是一个人的性格、历炼、禀赋、学养等综合因素决定的。所以,学习书法寻访一名有真知灼见,真才实学而又非常了解你的老师帮助指点、引领、设计学习之路是很有必要的;其次,还应有一帮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师友同好,交流切磋,互通有无,相互砥砺;再次,就是要有三更青灯五更鸡,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殉道者式的学习态度,善于阶段性的剖析总结,然后针对性地调整提高。深刻认识并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学习书法的正确“路径”。
    
  古人把书法讲得太玄,今人把书法说得太神。我简单的认为书法就是把汉字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诗化她、美化她,也就是把她写“好看”了。当然,这种“好看”是建立在你是否具有对历史经典的解读、领悟并成功运用到自己创作过程中的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同时,经过长期的揣摩、调整、完善,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独特个性语言并为世人所认可和接受的“好看”,符合或基本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向往,使之大众化、社会化、平民化,并为更多的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我所追求的并催生我努力把字写“好看”的理由和动力。
 
  成功=天赋+勤奋+正确的学习方法。天赋是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质,是家属史的基因传承,看似先天赐予,上帝恩泽,但没有后天的开发和激活,天赋等于零。勤奋是到达成功的最近通道,“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人生没有随随便便成功”。“方法论”是决定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的根本要素,方向错误,只会离目标越走越远,盲人摸象,无异于枉费时日,勤学尚须巧学。
 
  广泛吸收经典的东西来不断完善和提升作品的品质,古代的、现代的、当代的、包括自己的。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我经典元素的挖掘和固化,以便于日后个性风格的逐步形成。因为在平时的创作中,有时候常会有不经意的“神来之笔”,这也许就是“无意于佳乃佳”的偶尔一遇,是日常大量技法习练后的灵光一现。如何将这种“神来之笔”反复训练、定向训练,加深形象记忆和肌肉记忆,使之成竹在胸,挥运自如,并逐渐融化到自己平时的创作之中,将之常态化、习惯化是一条发现自身生命符号、挖掘开创艺术潜能、丰富彰显个性语言的光明大道。
 
  有人说书法是“养”出来的,我亦信然。但这个 “养”不是简单意义上“等”,养花、养鱼、养狗、养猫……,在给你带来快乐和愉悦的同时,你也该有相应的付出和劳动,如果要将之作为事业来做,更应有技术含量上的更高的要求和精力上的更大的投入。我认为书法也是如此。整天把书法挂在嘴上,或者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与书法没有直接关系或毫不相干的“字外功”上,偏面的认为艺术是相通的,错解了“功夫在书外”实质和内涵,而且反复地强调书法就是这样“养”出来,这类人非常可怕,也非常可笑。殊不知对古人经典的梳理揣摩和书写技法的系统训练以及学养修为的沉淀丰厚才是书法至臻高远的必然通道,要想“养”出好书法并使之“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事业,必需付出不可思议的艰苦的劳动”(邱振中语)。
 
  书法要尊崇传统,但更应彰显个性。要有大胆的探索精神、涌动的生命情感和蒸腾的时代气息,否则,墨守成规必然暮气沉沉,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我信然。但这必须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累和储蓄丰富的创作经验,使自己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设计合理、规划科学、训练有数、下笔有由。在这其中思路尤为重要,正所谓:“一艺之学,必智行两尽”。“思路决定出路,气度决定高度”,所以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想法很重要,用智慧的眼光去审视世界;用敏锐的思维去观察万象;用哲学的理念去思辨问题。想得多,就会得得多,想得到,就会得得到,怎么想才会怎么去做。最怕没想法,漫无目的,心中无数,继而盲目临帖、盲目创作、甚至盲目跟风,到最后不知所云、不成体统。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失当,事倍功半。
   
  用哲学的。。。探索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