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锐的第六感

朱涛
 
        人体除了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五个基本感觉外,还有第六感。所谓的第六感,即有对机体未来的预感,我们把这种感觉称为"机体觉"、"机体模糊知觉",也叫做人体的"第六感觉"或“直觉”。据科学家统计,在这方面女人的正确率要普遍大于男人。“第六感”似乎已经成为了女人的专利。
        对于第六感的运用,绝大多数女人都放在对男人的关注上了。而白锐则把她的第六感给了书法,用这种第六感超乎常人的直观力、集中力、贯通力去经营着她的书法。
 
        直观力:准确地切入书法
 
        通常来说,男性以论理的思考力取胜,而女人感觉和直观力强。用白锐的话说:直观力是我切入书法的能力。人是受大脑支配的,眼睛看到什么,决定了大脑的思维,继而决定手的创作,你看到墨团,你就只能创作墨团,你看到线条,你就只能表现线条,你看到的是精神、是情感,你就能表达精神、表达情感。
        白锐就是运用这种第六感的直观力准确地切入书法,她从书法中看到了精神、看到了情感,就是这种似乎悬而又悬的东西,构成了书法的灵魂。白锐的书法师于沈鹏、胡抗美、郑晓华,他们对白锐有一个共同的评价,就是书法的路子正。我理解这个路子正,就正在切入的角度正确。起点选择正确了,剩下的就是往前走了。
        白锐选择从魏晋切入书法,魏晋对于书法艺术而言,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著名红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说:“谢草郑兰燕桂树,唐诗晋字汉文章”,可见晋字在书法史上的地位,魏晋书法是在玄学思想影响下的自觉实践的产物,“著绝艺于纨素,垂百代之殊观”(索靖《草书状》)尺牍书札之间的传递,蕴含着很深的人文思想和艺术精神,这就是白锐所说的“看见”。
 
        集中力:深入地进入书法
 
        在感觉上,男人不是很定性,喜欢天马行空,而女性可能是由于生活空间比较狭窄之故,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件事。
        人生苦短,不可能穷尽一切,能够专注做好一件事就不容易了。而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件事的时候,其能量是无穷的。白锐从学生时代到现在专注于书法,近些年来,白锐兼习篆隶楷书的同时主攻草书,显示出她强大的专注力,这种专注力让她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一下子冲上中国书法的项峰。书法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各项展览,获全国第二届草书展三等奖。专著《唐宋〈兰亭序〉接受问题研究》获第三届全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数十篇书法理论文章刊于《文艺报》《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
        学习书法,要入进去,要能够与古人沟通。白锐在临写《十七帖》的时候,就像是在与古人交流、聊天,她要实现个人情感与古时的沟通。为了这个“沟通”,她下苦功夫,深入研究隶书与汉简、与章草的关系,以明白《十七帖》的笔法来源。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你看她在临写起来,就十分地自如。
        经常泡在股市的人有一句话,叫做“横有多长,竖有多高”。白锐把她这个诀窍用到“丁白言谈录”上,每访谈一个,一定把功课做足,这样访谈的时候,就能够如进佳境,谈笑自如。     
 
        贯通力:融会地贯通书法
 
        纵向的深入,是书法学习的基础,而横向的贯通则是书法创新的关键。也就是说,要看你有没有能力探求到书法与其它艺术之间的“关连”。
        白锐的高人之处,在于她不仅有很强的直观力和集中力,更在于她通够像男人一样以论理的思考力对待书法。在书法界,能够把书法创作与理论钻研同时贯通的人不多,白锐是一个。胡抗美这样评价:于创作,她心中始终有个清醒的追求目标;于理论,她笔下坚持针对性和时效性。
        我读过白锐的博士毕业论文《唐宋<兰亭>接受问题研究》,还有她写的读沈鹏、胡抗美、祁小春等人学术专著《十六字书学理念》、《胡抗美书学论稿》、《山阴道上:王羲之研究丛札》、《迈世之风──有关王羲之资料与人物的综合研究》等书的评论,不可想象,一个花季美女是怎样把时光放在这些枯燥无味的理论上,而且评点得头头是道。
        慢慢地品味,我发现所有的这些,都让白锐贯通到她的书法之中,化成了她书法审美价值的取向,也是她书法创作的方向。把他人之技贯通于已有之,把他人之理贯通于已者少,可想而之,白锐要使出怎样的“乾坤大法”,才能使这些原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化成她书法的灵魂。
        你可以不相信我,但要相信女人的第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