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作品简介




 

 

此图卷以白描手法分别画秦末高士东园公、甪里、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避乱隐居中商山的故事和唐会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九位退休老人白居易、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真、张浑、李元爽、释如满等九位老人相聚洛阳履道坊白居易居所欢聚“尚齿”之会,既醉且欢之际赋诗画画的情景。


作品赏析 
 

       两个故事原来合画在一起,入清宫重装时中间以黄绫隔水断开。整幅作品笔致纤弱工谨,清秀典雅,取材于隐居生活、文士会友,与士人画关系密切。画风技法近于南宋牟益,故成画时代当在南宋,旧题[李公麟]作,难以为信。此卷宋元明流传过程不详,明末清初曾为黎惟敬、高鉴、钱士弘、星严、梅清诸家递藏,见于《石渠宝笈重编》、《石渠随笔》著录。   

       此卷描绘的是唐会昌五年(845年)白居易居洛阳香山时与友人的“尚齿”之会。虽以人物为题材,但建筑部分不论整体还是细部都描绘得准确精微,水榭、房舍、板桥、河堤、护栏、石凳乃至屋内的陈设交代得一清二楚,可谓“咸取砖木诸匠本法,略不相背”,几乎可以按图构建。画家不仅对建筑的构造和做法至详至悉,而且已经开始注意通过高超的写实技巧和一定程度的透视画法在二维平面上更为真实地表现建筑物三维空间的立体感和通透感,达到使观者“望之中虚,若可蹑足”的艺术效果。尤为重要的是,图中的建筑采用北宋的界画手法,匀细的线条有利于刻画建筑物复杂的结构和构件的细部,这种水墨白描的建筑画法延续至元代并发展到了极致。   

     《会昌九老图》是继《商山四皓图》以来被一再绘制的又一重大的有关老人图题材,如果说《商山四皓图》是文人士夫功业理想得以成功实现的象征的话,那么,《会昌九老图》则是文人士夫致仕后优游林下的写照。白居易诗云:“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鹤霜归。当时一鹤犹稀有,何况今逢两令威。”此尚齿之会,年龄最大者136岁,最小者74岁,平均91岁。以平均91岁的高龄聚会确实古今稀有,以致于到会者也非常自豪:“此席不须铺锦帐,斯筵堪作画图看”,“除却一山五天竺,人间此会且应元”,这是最早反映致仕生活的“老人图”。

历史背景  

       隋、唐以来,实施科举制度,文人士夫通过考试制度进入政府部门担任职务,这些官员在年老致仕后,政府或致仕官员个人往往根据个人的意愿,在中央或地方就地安置,时间一长,在社会上便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社会阶层。唐宋以来,洛阳、苏州等地是致仕官员养老的首选之地,当然绝大部分致仕的官员往往选择回原籍终老(如睢阳五老即是如此)。这一致仕情况被人们所注意,成为诗文、绘画表达的新题材。而这一情况的发生,首先源于白居易等人的会昌九老之会(《式古堂书画汇考》)曾将其资料完整地转录下来。

作者简介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庐州舒城(今属于安徽桐城)人。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中进士。产先后任中书门下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和朝奉郎等。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因病辞退,归老龙眠山。他的一生在仕途上不甚得意,但诗文书画成就很高,也擅辨古器物。李公麟虽然被列入了文人画家之列,但是他除了后世文人画家所擅长的山水花鸟题材之外,更擅长人物、鞍马。在此方面,他继承了顾恺之以来的传统,而又有所创造,自立新意,在刻画人物个性和情态上极具功力。他把过去仅作为粉本的白描画法确立为一种画种,使之独立成科。有描写文人诗酒生活的《莲社图》和《西园雅集图》等作品,今有摹本传世


数据

贡献者

相关新闻

最新

随机推送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