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仁恺先生号遗民,笔名易木,斋名沐雨楼。享誉海内外的博物馆学家;书画鉴赏大师、书画大家、美术史家。1915年10月生于四川省岳池县,2008年1月逝世。曾任中国古代书画七人鉴定小组成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鲁迅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其杰出贡献,授予了“人民鉴赏家”荣誉称号,被誉为“国眼”。杨先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考鉴、拯救及中国文化世界的传播作出的卓越贡献,海内外影响深远。
主要著作有《唐簪花仕女图研究》、《叶茂台辽墓出土画考》、《国宝沉浮录》、《书画鉴定学稿》、《沐雨楼文集》(上、下卷)、》、《沐雨楼书画论稿》(上、下卷)、《聊斋志异原稿研究》、《中国书法绘画大全:隋唐卷》、《博物馆藏历代绘画、书法选集》、《书画真伪图录》、《沐雨楼翰墨留真》、《宋元明清丝图录》、《高其佩》、《清宫流失书画图目》等几十部,余千万字,有关书画鉴定的文章大都收入《沐雨楼书画论稿》、《杨仁恺书画鉴定集》、《沐雨楼文集》等著作中。
杨仁恺先生是新中国文博事业的拓荒者,一生贡献给中国的文博事业,贡献居功至伟,堪称彪柄一代宗师。
杨仁恺从四川广安岳池一个书香世家走出,经历了祖国多磨难的历史。自腐败落后的清朝结束以来国运不昌,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特别是外敌入侵,民族被践踏,人民遭蹂躏,华夏大地千疮百孔。中华民族灾难历史,千年文化遗产在外敌入侵下遭受毁灭性的浩劫,毁损流失所剩无几。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杨老在抗战前后做过中学与专科学校历史与国文教员,曾先后合办了《说文》《文物》等杂志,研究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杨仁恺先生终其一生拯救历史文化遗产,将追寻流失的千年文化国宝成为其终身使命。 杨仁恺先生题铭的九一八纪念碑文:“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提醒世人“勿忘国耻”!
国学大师冯其庸给杨老的一生做了一个高度的概:杨仁恺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爱国情操,让无数的“国宝”回归到祖国的怀抱。“沐雨栉风数十年鉴宝护宝奉祖国,焚膏继晷千万字著书立言遗人民。
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