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京:我在本届展览中的参展作品不管时间阔度还是主题方面都有分类,带来的七件作品分成有杂技系列、动物系列,还有一组人体作品,想要把几个时间线上的主题凑在一起,这就是一个布展上的难度。

我把相对比较热闹,比较外在化的杂技主题作品放在了一开始,从丁乙的区域过来之后首先看到的就是“杂技”系列《凡人——只有镜子能梦见镜子》《凡人——三位一体》,再进来之后是“动物”系列,链接人与动物的作品就是《自在》这件作品,表达的是猫和人体,这件之后就是蛇,再往后是《异境——不损兽》引导出最后表现洗脚的那组《一百个人演奏你?还是一个人?》,这个环境我本意希望设定一个相对慢慢进入到安静的气氛里的。
门口的《异境-白银时代》的大象那件本来是“动物”系列之一,因为大厅那个场景很难布置,当时谭国斌先生给我这个空间的时候,我有点儿挺为难的,例如方盒子的空间展览当中最佳的最理想的空间,你要碰到像本身语言太强烈的空间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个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古建,是文革时期的建筑,进门之后的圆厅上面的灯和灯光,包括整个气质都有文革时期大宏观的气质,但总体来讲我的作品相对比较私密,搁在这样的一种环境里是有很大问题的,这次我等于是用了我自己平时展览的幕布,幕布是我带过来的,圆厅用幕布封起来之后,整个大厅就沉下来了,在这个大幕布的映衬下自动进入一个相对比较整体和安静的氛围里去,大象搁在那儿我自己感觉非常漂亮,非常好看,非常宁静,它不是一个表面的静态,而是一个内心发出来的宁静。
我觉得艺术家常常在展览中必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无论你喜欢不喜欢的,无论你控制的了控制不了的空间,我觉得雕塑天然具有这样的一种属性,因为它是立体的,很适合占据这种空间,它有这个优势。另外对我来说,我常常在展览中最终想要去建构和营造的就是一种所谓的心理情境,心理情境也是一个空间、一个环境,在这种作品慢慢细化的细致、细腻的一种语言里边,我希望观众能够进入到这样一种情境里,其实进入到的一个更内心的状态中,在这样的环境里,应该说还不错,我自己最后还挺满意的。
其实我觉得艺术家最难把每一件作品特别仔细地去定义或者去解释它,其实作品如果能够解释不如用文字写出来,比转化之后做了一个形象还要去解释要来得更直接,动物系列的《蛇》这件作品还是在我的这种情结里,是我“动物”系列的一个延伸、延续,当时我做“动物”系列的时候就说我想要去暗喻的是人性的自然属性,面对在动物身上可以看到更多人的本性的东西,我们当时做的一批动物相对比较温厚、比较善意,像植物属性的动物,我想人气大概也没有那么好,本来在我的计划当中是有一些蛇等相对凶险一点的动物,当时是没来得及做,可能我无意识地回避了这个部分,之后我觉得还有点儿不过瘾,后边又做了类似这样的作品,向表达的是人性当中其实还是充满了不可测的东西,我们不见得真的能说清楚甚至对人类自己内心的东西不见得真的能看清楚,但是我们不妨去观看一下,去呈现一下,蛇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