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消息传出,当代东西方艺坛两大宗师欢聚于巴黎的新闻及照片,遍见于欧美各国报章杂志,轰动一时,大千先后接受了各国新闻记者访谈不下数十次,每次访谈,大千总会婉转的谈到:西方社会尊重女性,徐雯波陪同他造访毕老,让毕老对他们夫妇的接待,增添了很浓的亲和愉快气氛与人情味。大千拿着当天所摄照片对记者们说:“听说毕加索在家里从来不穿上衣,仅着一条短裤,赤膞、赤脚,那天大概给我太太面子,他穿了一件条子花纹的衬衫,而且穿了长裤皮鞋。我也听说毕加索一向不喜欢别人为他照相,但我太太拿出相机问他可不可以给他拍照,他情绪特别好,立刻邀我们到园里去照相,拍了好几张,还让我们一起戴上面具,拍了化妆照。”
大千多年后在台北接受谢家孝的访问时,干脆摆明了说:“外国人总还有尊重女士的礼貌,我后来说幸好我带了太太去,毕加索对我很热忱,多少沾我太太的光。”
大千所说“沾了太太的光”这一段话,确实是真心话,不是随意说的。毕加索显然很“在意”大千那天带了一位“穿饰不失现代感的东方古典美人”来拜访,所以他整装出迎,热忱款待,但他也不愿“示弱”于张大千,所以在午餐的时候,特别让那位陪伴他的“年轻漂亮女士”(张大千语,见谢家孝着《张大千传》)出场亮相一下,以示当代东西方两位艺术大师,不仅在艺术造诣及成就上,惺惺相惜,彼此敬重,即便在挑选随身伴侣的品评能力与标准上,也是旗鼓相当的。
鹣鲽情深无役不与
徐雯波在大千进军西方艺坛初期几次重要战役中,陪着他冲锋陷阵,而且都有过“加分”的贡献,这份“革命感情”,大大增加了大千对雯波的疼爱,徐雯波马上就感受到了,她以万分窃喜的心情,小心翼翼的接纳了大千的这番情意。从1956到1966的这10年中间,大千全心全力经营西方艺坛,几乎每年都有欧洲之行,活动多的时候,一年间甚至往返不止一次,有时一待就是2、3个月,大多有雯波同行。雯波伴着他在欧洲各国举行展览、参加活动、游山玩水、作画、聊天。徐雯波多年后对早年伴着大千旅游欧陆的这段岁月,一直怀念不已,认为是他们40年夫妻生活中最亲近甜蜜的一段日子。
徐雯波如此怀念欧洲旅游的这段日子,颇让我感到意外,多年后,在一次闲聊式的访谈当中,听她娓娓讲述当年往事,我这才恍然大悟,痴情的徐雯波,毕生所追求向往的,祇不过是和大千单独相处的那一份情爱而已。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