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行业新闻>
 
全部
 
美术史论家、画家王伯敏先生逝世 享年89岁(2)
2013-12-30
编辑 : 金涛
作者 : 杭州网
浏览次数 : 
一生只办了一次正式画展 称诗、书、画是一生读书的余事 王伯敏先生30岁起,便在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任教,也是在那年,...

一生只办了一次正式画展

称“诗、书、画是一生读书的余事”

王伯敏先生30岁起,便在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任教,也是在那年,他立志于中国美术史研究。为了不分心,他一把拉断了自己钟爱的七弦古琴的琴弦。

王伯敏先生曾自言:“诗、书、画是一生读书的余事……要求自己做个读书人。要做读书人,务必多读书,多行路。作为画画的人,还要师造化,不乏内营丘壑之功。对此,我只能说自己向这方面努力。”

但王伯敏遍游祖国名山大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身体力行,做文人画研究的同时,依然讲究实践。其画儒雅天成,以朴为美,充满诗意,有“学者妙造”“一代儒墨”之誉,开创了当代中国文人画新境界,被誉为继黄宾虹、陆俨少之后浙江画坛又一位山水画大师。

潘天寿先生曾盛赞他:“不仅专史,能诗又工画,实在难能可贵”,赵朴初先生有“一卷画如黄大痴,构思妙若雨催诗”诗句相赞。

可先生生平的第一次正式画展,竟然是在他90岁这年。

2013年8月,“人文正脉——王伯敏书画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浙江美术界的一众大佬们都来了,但王伯敏先生却因身体的缘故未到现场。

笔耕不辍

先生身高1.65米 著作叠起来却高达3.3米

人们常用“著作等身”来形容一个人的著作成就。但在王伯敏艺术史学馆馆内有一张特别制作的图片:老人与一大摞伟岸的著作——这些著作叠在一起有3.3米高,而老人只有1.65米高!可见先生一生笔耕不辍。

自先生30岁立志于中国美术史研究起,此后的六十多年,他撰写了美术界迫切需要的七部美术专史,把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有的填补了中国以至东方美术史学研究的空白,成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学科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和杰出带头人。1988年9月,他主编的《中国美术通史》获得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中国图书奖”;1992年,国务院授予他“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荣誉称号,2009年获国家级美术最高奖“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据统计,王伯敏先生从1950年到1949年的50年时间里写了1500万字,他也常常问自己:“你一天究竟要写多少字?”

 

关键词 : 
王伯敏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