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行业新闻>
 
全部
 
工笔重彩画大师晏少翔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2014-01-20
编辑 : 张宁
作者 : 沈阳晚报
浏览次数 : 
晏少翔告别仪式现场 中国工笔重彩画大师晏少翔的遗体告别仪式昨日9时在沈阳回龙岗革命公墓回龙厅举行,辽沈地区书画界的专家和学者及晏少翔的亲友纷纷赶到现场来送晏老最后一...

晏少翔告别仪式现场

中国工笔重彩画大师晏少翔的遗体告别仪式昨日9时在沈阳回龙岗革命公墓回龙厅举行,辽沈地区书画界的专家和学者及晏少翔的亲友纷纷赶到现场来送晏老最后一程。书法家庄廷伟特别撰写一幅挽联:“(上联)百年耆老,澹泊义骨亦奇。黄张亲授,转益多师,直承唐宋人物法度,神州自兹惜圣手。(下联)一代宗师,温煦仁风可钦。四老比肩,遍栽桃李,宏启今朝工笔格局,画史从此仰大星。”仪式庄严而平静,就像晏老为人那般,低调而有品行地为绘画艺术贡献了毕生的精力。这位一代宗师桃李满天下,后辈也会将他的画技品德继承下去。

晏老仙逝 中国美术界的重大损失

昨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赶到现场采访,鲁迅美术学院院长韦尔申在告别仪式上介绍晏少翔生平时,对其画品、人品以及在美术界做出的贡献予以高度概括,“晏少翔先生是研精古法的大家,他功在当代而惠及后人的作为令人赞叹。先生一生为人笃厚,处世达观,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热血都倾注在为之奋斗的艺术事业和艺术创作之中。在晏少翔先生晚年之时,他仍笔耕不辍,临池演绎,其非凡的艺术人生受到广大师生和同行的尊敬和爱戴。晏少翔先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仙逝是鲁迅美术学院的一大损失,更是中国美术界的重大损失。”正是晏老独有的人格魅力,不少年近八十、拄着拐杖、由家人搀扶的老学者、老教授冒着严寒赶到现场,他们与晏少翔亦师亦友,沉浸在悲痛之中,一步一回头地回望着大屏幕中晏老和蔼慈祥的照片,而许多受过晏老教导如今成为美术教学中流砥柱的教授们暗自拭去眼角泪水。

生前嘱托 我的事儿越简单越好

昨日现场,记者见到了为告别仪式忙前忙后的晏少翔的儿子晏国辉,他平静的面庞上神情有一丝凝重。据其透露,注重养生的晏少翔多年都没去过医院,老人家几乎没想过身后事该如何操办,“父亲身体一直很硬朗,也爱和别人聊天,对人也热情。他平时的要求特别少,也就是画画,看些新闻,尽量不给儿女们添麻烦。”晏老的平易近人在圈中早已传遍,晏国辉告诉记者,父亲经常告诉他的一句话就是,“我的事儿越简单越好,尽量别给别人添麻烦。”此次告别仪式上的遗像是晏国辉在家中为晏老照的,自然而富有生活气息。晏国辉表示遵照老人家生前的嘱托,仪式简单朴素。

老友追忆 许勇遗憾未完成共同画作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不少晏少翔生前的老友及学生,提起自己与晏老的交往,他们总会说上好几个难忘的经历。鲁迅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马名家许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连续叹了好几口气,“我很后悔呀,后悔呀。”许勇和晏少翔相识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当时许勇从东北美专(鲁迅美术学院前身)毕业并留校任教,而晏少翔刚到沈阳,两人因共同临摹古画而结缘,交情颇深。许勇感慨地说自己曾经约好和晏少翔共同创作两幅画,“当时说的是我画马,晏老画景。其中一幅画晏老把松树画好了,等着我把马填上;而另一幅是我勾勒了马,还没来得及送给晏老描景。几月前,国辉曾经询问过画作的情况,可我突然就找不着画了。”遗憾万千的许勇认真表示自己近期一定要完成这两幅作品,“我要亲自送到晏国辉手中。”与晏老结交30余年的著名辽海文化学者、沈阳日报报业集团编审初国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目前正在撰写《晏少翔传》,他对晏老的作品有着很深的见解,“在现代的工笔重彩画家中,继承传统并将学院派与文人画结合得最好的就是晏公。美术界曾评论晏公作品有‘宋画风范而去其板’。我认为这‘宋画风范’就是学院派和书卷气,而‘去其板’则是画面的生动、清新和雅致。这一点,正是当代许多画家所缺乏的。”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张宁 摄影记者 王伊西

 

关键词 : 
工笔重彩画  晏少翔  告别仪式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