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性决定作品价格必然趋高,目前傅抱石精品之作成交价鲜有千万元之下者,这一基准价也由此成为收藏傅抱石画作的门槛,限止了不少资金势力较弱的收藏者进入,拉开了傅抱石画作行情与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这些同处一个层位的价格差距——画作价格整体偏高。
笔者粗略统计,1994年以来中国市场价超千万元的傅抱石画作约140件,除去重复上拍品,部分不可信价格,以及收藏、来源出处不可信的作品,出自中国嘉德、香港苏富比等少数几家可信度较高的品牌公司的成交品也就90余件。
当然,并不是说价格超千万元的画作才是精品,只是早在1996年中国嘉德秋拍时,傅抱石的《丽人行》横幅已达1078万元,雄居近现代书画家之首,因此,精品画作的价格基准线从这一年开始就是千万元。
实际上,很多未能顺利成交的画作中也不乏精品之作,如2000年中国嘉德秋拍的傅抱石1954年作《云中君与大司命》横幅,估价350万至420万元,流拍并不能说它不是精品。众所周知,2003年以前中国书画价格并不高,当时上百万元者已属难得,北京文物商店旧藏傅抱石1954年作《云中君和大司令》镜心,1995年北京翰海春拍时成交价396万元,但当时已属天价。
2003年艺术品行情大幅攀升,以傅抱石、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等人为代表的近现代名家画作,价格涨幅惊人,精品价格基准线迅速升至千万元。
1994年至今中国嘉德约有20件傅抱石画作成交价超过千万元,是中国市场傅氏画作高价品最多的公司,紧随其后的香港苏富比有18件,香港佳士得10件、北京匡时9件、北京翰海4件、北京华辰3件、北京荣宝2件。这七家公司成交的傅氏画作,基本反映了历年傅氏画作的行情演变。
笔者还统计了92件历年成交价超过千万元的傅抱石画作的创作时间,数量集中于上世纪40至60年代,40年代多达48件,《丽人行》《琵琶行》《杜甫诗意图》《罢阮图》《〈春词〉诗意》《屈子行吟图》等为代表;60年代16件,以《毛主席诗意》、《雨花台颂》《井岗山》等为代表;50年代仅5件,《云中君和大司命》《春夜玄武湖》为代表;未署年代者19件,《琵琶行诗意》《春江骤雨图》《春江骤雨图》等为代表。成交价格也是40年代、60年代的画作价格较高。
这一统计也与傅抱石的创作情况大致相符,傅抱石30年代四处奔波,作品流散较广,存世稀少,画家60年代初期甚至曾花钱买回这一时期的作品。40年代是傅抱石创作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多次在各地举办画展,市场上流通的也多为这一时期作品。50年代早期运动不断,傅抱石的创作一度受到严重影响,创作欲望不高,作品不多。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画家病逝前,傅抱石有大量作品流向海外市场,再加上画家工作、生活稳定,自己作品留下的作品较多(后来大部分被画家家属捐赠给了国内文博机构),影响了流向市场的数量。
从收藏者的角度看,傅抱石上世纪40年代的画作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60年代的作品价格较高;末署年代的画作有相当大的想像空间,其中不乏精品之作,需要凭自己的鉴赏能力判断其年代及价值。
近年来收藏市场上仿傅抱石作品逐渐增多,一级市场上的仿品多为中低档品,拍场上的多为高仿品,山水画、人物画均不乏实例,印章也不少。北京某知名拍卖公司曾在三年内上拍过同样画面不同题款的高仿傅抱石人物画三幅以上,高仿的傅抱石山水画也不少,需要提高警惕。
图片说明
第一组:
图一 傅抱石1960年作品《龙蟠虎踞今胜昔》横幅,1998年中国嘉德春拍时以374万元成交,去年11年亮相国家博物馆展出
第二组:
图八 傅抱石 1945年《琵琶行》镜心 7010万港币 2010年香港佳士得秋拍
第三组:
图三 傅抱石 1965年《茅山雄姿》镜心 308万元
1999年北京翰海春拍
第四组:
图二十七 傅抱石 1935-1943年 微刻《百花诗》方章 281.75万元 2012年中国嘉德秋拍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