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综合评论>
 
全部
 
艺术品市场五大趋势解析
2014-03-03
编辑 : 秩名
作者 : 联谊报电子版
浏览次数 : 
经过2012年的沉寂、2013年市场信心的聚拢和市场规模进一步的放大,中国艺术品市场2014年该何去何从?综合相关专家的意见,新一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将呈现以下五大趋势 《趋势一:规...

经过2012年的沉寂、2013年市场信心的聚拢和市场规模进一步的放大,中国艺术品市场2014年该何去何从?综合相关专家的意见,新一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将呈现以下五大趋势

《趋势一:规模结构和业态构成将发生变化》

据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3年数据分析,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规模已经达到3800亿元,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额(包括私下洽购)突破700亿元。预测2014年最少会以15%到20%的速度进一步提升,突破4200亿元,艺术品拍卖市场总的交易规模,会突破800亿元。

在这一过程中,与中国艺术品市场总体规模的增长相比较,中国艺术品市场传统的交易方式在总成交额中的所占比重下降,尤其是中国画廊业最为明显,其所占份额将不断下降。新的交易方式及平台,比如新的资产配置平台、新的电商交易平台和交易方式的崛起,正在改变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结构的构成和业态结构。

《趋势二:艺术品资产化进程将不断加快》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资产化进程迅速加快,艺术品由雅玩到商品化到资产化到金融化到证券化,这是一个大趋势,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内在发展规律。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有400到500亿元机构、企业的资金进入到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资产化进程可能会在2014年得到进一步加快。最突出的表现是机构、企业等资本大规模进入中国艺术品市场;同时,正规金融机构不断介入到艺术品资产化、金融化的过程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另外,国家一些政策法规实施的预期推动也将不断加快艺术品资产化、金融化的发展进程,如不动产登记条例的实施,房产税及遗产税的预期等。

《趋势三:经济走出低谷,拍卖成交有望活跃》

受国内经济放缓的影响,近两年国内艺术品市场一直处于调整中,但2013年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在2013年秋拍中,各大拍卖公司都有好转复苏的苗头。

艺术品作为奢侈品市场,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较大。一些专家认为,2014年中国GDP将恢复到8.0%以上;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2014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上力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表示“未来15年中国GDP稳定增长在8%左右”。考虑到国内房地产和股票的收益在降低,艺术品可能会成为一些资本的选择。展望2014年,国内艺术品市场总体上将呈现成交活跃、小幅增长的态势。

趋势四:拍卖业竞争加剧,优胜劣汰分化加大

进入2013年,国内拍卖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嘉德、保利等进军香港市场,数据显示北京的拍卖总成交额达271亿元,几大龙头拍卖公司占据了一半以上,艺术品拍卖业优胜劣汰的速度在明显加快。2014年,主打板块突出的几大拍卖公司将加快分割市场,形成行业寡头,而一些中小拍卖公司将被市场淘汰。一些二三线城市会成为争夺潜在客户的对象,如近期保利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了规模宏大的“2014新春艺术大展”和“半山半岛迎春拍卖会”,可见从年初开始,市场的争夺大战就已经开始。

《趋势五:画廊和民间美术馆面临较大生存压力》

近两年,国内画廊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一方面画的销售形势不好,但另一方面房租却在不断上涨,关张倒闭的不在少数,甚至靠资本急速扩张的大品牌画廊百雅轩都遇到了发展问题,不得不大幅缩减瘦身。随着新交易平台和交易方式的崛起,2014年对画廊业来说,将会是更难熬的一年。

2013年,国内民间美术馆呈雨后春笋之势。以北京琉璃厂为例,短短半年就冒出3个美术馆,但大部分学术性较差、品位不高、没有策展人制度,有些就是画廊做大后换个牌子注册成了美术馆,借美术馆之名,行画廊之实。这些美术馆商业味太浓,有能力举办具有影响力展览的极少。2014年,民间美术馆如何生存,实现自身造血功能,去除商业化,是个不小的问题。

 

关键词 : 
艺术品  市场  趋势解析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