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专题>人物>
 
全部
 
毛公鼎_秦代

        毛公鼎,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金文的经典名作。传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 。高 53.8厘米,口径 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造型端庄稳重。颈部饰重环纹及弦纹各一道 ,简朴庄毛公鼎严 。腹内铸有铭文 32行、499 字,毛公鼎因作者毛公而得名,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较长的一篇。

        全文道先追述周代国君君主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感叹现时的不安宁,接着叙述宣王同命毛公,委任他管理内外事务,拥有宣布王命的大权。宣王一再教导毛王要勤政爱民,修身养德,并赐给他以一些器物以示鼓励。毛公将此事铸于鼎上,以资纪念和流传后世。

        这是一篇典型的西周册命铭文,但不拘泥于传统的册命体例,分五段,各段均为“王若曰”起,显然是出自当时(周成王时,公元前1115-1079年)史官之手。全铭文辞精妙而完整,古奥艰深,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例如文章的第一段:

        王若曰:“父歆,丕显文武,皇天引厌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怀不廷方亡不觐于文武耿光。唯天将集厥命,亦唯先正略又劂辟,属谨大命,肆皇天亡,临保我有周,丕巩先王配命,畏天疾威,司余小子弗,邦将曷吉?迹迹四方,大从丕静。呜呼!惧作小子溷湛于艰,永巩先王”。

全 部
文 章
高清作品
图片图集
精彩视频
文章
高清作品
图片图集
精彩视频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高清
    图集
    普通
      视频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