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换届领导班子名单一经公布,便因“过度膨胀”引发社会关注和质疑。网络上近乎一边倒的指责和调侃,也令许多深处漩涡中的陕西书画界人士倍感颜面无光。记者登录陕西省书协官方网站核实,除去2名兼职秘书长,该协会新选出的主席、常务副主席、副主席、名誉主席、顾问以及秘书长加起来一共52人,另有10名副秘书长,协会领导达62人。另外,上述成员中还不乏在职及退休政府官员。记者在实地走访几处书画市场和与多位业内人士交流时发现,除不解、愤懑、指责外,不少人还针对书画市场的健康发展发出了建设性声音。
人不在多,在于精
“一个省级书协的主席团为何如此庞大?其阵容强大堪称全国之最。”“大秦帝国,这是要横扫天下书坛么?”“以后书院门一个砖头说不定就能砸一个书协领导哦!”“领导臃肿,效率咋办?”“估计以后的书展开幕式等露脸活动的站位会成问题。”……网上类似的评价不胜枚举。
难怪一位陕西省书协成员预测道:“上届秘书长膨胀是亮点,这届常务副主席膨胀是亮点。依此走势,下届就该主席膨胀了。”
“会开完后,退出书协的心都有了。”一位不愿具名的陕西省书协成员这样形容自己在1月21日陕西省书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后的心情。而新当选陕西省书协副秘书长的遆高亮1月24日通过其实名微博宣布:“辞去陕西书协副秘书长一职。”“老陕好面子,这次偏偏枪打出头鸟,成了全国之最!不过平心而论,书协领导膨胀全国都有。”这位书协成员感叹道。
记者调查得到这样的数据: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主席团包括秘书长、副秘书长在内共有领导19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14人,名誉主席1人。在河南,该省书协拥有名誉主席8人、顾问11人、主席1人、副主席18人的强大阵容。在山西省书协,名誉主席5人、顾问11人、主席1人、第一副主席1人、副主席18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7人。
除人数上的质疑外,人们对某些当选领导的书艺的评价就更加尖锐了。“不懂书法的人来当书协副主席,不仅影响了一大批年轻、有创作力的书法爱好者,更让某些人得以变相保留既得利益。”有人面对媒体如此感叹。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书画等级考试直属陕西考点办公室主任、陕西省教育书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马伟表示:“我们从来不反对官员进入书协,关键是加入者得有能力、有修养,不能把加入书协当成变相敛财手段。”
不过针对有媒体指责书协领导吃财政饭的问题,陕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改民1月25日公开表示,目前是有一些在职或退休领导干部在书协担任了领导职务,但整个书协中“吃财政”的只有驻会秘书长和一名省文联派驻干部,共两个人。记者本想就评选标准采访陕西省书协,但在工作时间段内,多次拨打其官网上公布的电话,均无人接听。
谈到书协领导的选择,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杜成义表示,首先要具备的素质是他对书法的认识、研究水平,在书法艺术上要有一定的造诣。对此,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也有类似表述:书协领导如果不是一个书法家,书法界很难接受,社会也不大容易认可。另一方面,书协是专业性质的群众团体,其主席还有一个组织、管理书法家、书法爱好者的任务。
长期从事书法教学工作的西安文理学院教师李勇向记者表示,很多学书法的人把加入本地区、本省或者中国书协作为目标,以期获得权威性的认可。如果这种“作品因官帽而富贵”的态势过度蔓延,趋利附势的心态会干扰学画练字者的定力,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的价值导向。
至于各地书协领导日渐膨胀的趋势产生的原因,除了吃财政饭、搞利益输送、人为提高作品市价等外界普遍推定外,李勇向记者表示,许多书协制定的“会员作品润格表”,把会员、理事、常务理事、副主席、主席由低到高、分级定价,客观上形成了“不当官矮人半头”的心理,这种行政思维和官僚逻辑不仅硬生生地把鉴赏拉到了作品之外,还易埋没一些真正优秀的书法家。
字虽关人,更关品质
“市场的嗅觉相当灵敏,并且先知先觉。”时常撰写书画评论、爱逛西安书画市场的顾克美这样对记者说。1月16日,在西安书院门书画市场发生了这样一幕:一个人声称有某某主席一幅四尺的字想出手,而一连十来家商铺给出的回应,不是冷脸就是摆手。为什么会这样?在几天后公布的换届名单上,大家找到了答案,也验证了传闻:某某主席的确淡出了书协重要领导岗位。一位知情者向记者讲,搁在以前,他那样大尺寸的字少说也得3万元,属于商家热于倒腾的“火”品。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