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行业新闻>
 
全部
 
众多书协“副主席”折射市场诉求(2)
2013-01-29
编辑 : 佚名
作者 : 未知
浏览次数 : 
日前,记者拿着新出的陕西省书协领导名单,走进了西安书院门、民乐园书画市场,按单寻字,结果发现,商家对于记者报出来的人名相当熟悉。虽然有些...

日前,记者拿着新出的陕西省书协领导名单,走进了西安书院门、民乐园书画市场,按单寻字,结果发现,商家对于记者报出来的人名相当熟悉。虽然有些人的字他们手头还没有,但声称搞得来,一再让记者留下电话。不过,记者在调查时也发现,市场上热卖的还是一些在当地确有口碑积淀的名人作品。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书法界人士说,市场上“追涨杀跌”的现象都是追求利益的结果,名字前挂一个“副主席”,字就能好卖、多卖一些。有的虽涨幅不大,但架不住数量多呀!给谁的名字前加一个头衔,用处可不小,这在书画界已经不是秘密了。

记者采访的几位业内人士均称,判断一幅书法作品的价值首要因素是其艺术水准,但是外在的干扰太多了。有网友表示,“官员书法”泛滥,从某种程度上容易混淆艺术的本来面目,影响人们对严肃文化的敬畏之心,甚至会引发不正之风,滋生腐败。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于洋表示,职业艺术家的艺术品位与大众的审美价值标准的脱节,导致书画交易价格日趋神秘,在讹传中偏离其本体属性。欣赏与收藏受众对于书画作品的鉴赏力与艺术价值判断力偏弱,无法判断艺术品价值的优劣,便索性紧盯市场,跟风出手。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王根权建议这样挑选字画:“看名头的时候,还要看作品;看作品的同时,还要看作品是专门创作的,还是应酬之作。看了尺寸后,还要看它的具体内容,看它是自创的,还是写别人的现成语句。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作品的价值。”

当过兵,立过功;当过记者,拿过中国新闻奖的顾克美对书法市场乱象义愤填膺,认为一些业内人士为了个人利益,亏外人,蒙新手,干着有损整个书画界的事情。不过他同时指出,多数人没有接受过书法鉴赏的专门训练,还错误迷信“书法家”“书协会员”这样的身份。其实书协会员证不同于某些行业的从业资格证,没有那样的效力,书法家的头衔也不是某个协会能授予的。

在书院门书画一条街经营多年的一位商铺主表达了品质的重要性。他说,虽然市场每年的景气度不一样,但总体而言,真正能“闹腾”的字画实际上还挺弱势的,属于能被书画商、收藏者主导的作品。而真正得到市场公认的、艺术品位高的大家作品,有着自身的定价权,因质论价,硬气得很!

有价有市,走出去

行走在西安书画市场上,“斋、轩、堂、阁”等字眼儿特别醒目,再加上传统古建风格,无论是书院门书画一条街,还是民乐园书画步行街都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名家辈出的陕西书画界为西安书画市场的活跃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但也造就了西安书画市场浓厚的本土色彩,陕籍或长期工作或居住于陕西的书画家的作品成为不少商铺的独销品,外地作品很难挤进来,本地作品也较难进入外地市场。

“几乎家家都卖同样几位陕西名家的作品,书廊、画廊经营模式大同小异,视野不够开阔。”顾克美说,在同质化竞争中,当地不少书画家,包括许多书协会员的作品实际上是有价无市的,甚至想举办一场书画展也因没有赞助都搞不成。而“陕西省书协副主席”这样的头衔到了外地,效力也会大减。“西安是十三个朝代建都的地方,它的书画底蕴是非常深厚的,陕西书画人才也不少。只有打造出精品、创出陕西的品牌,才能行得更远。”杜成义说。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众多书协“副主席”折射市场诉求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