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深度观察>
 
全部
 
从微观世界寻觅假画铁证
2013-03-02
编辑 : 佚名
作者 : 未知
浏览次数 : 
显微镜下的画作,可以看清画纸上的微观纤维状态,这是独一无二、无法伪造的。 《梅雀图》1 《梅雀图》2 《梅雀图》1鸟嘴部放大40倍显微图像照片 《梅雀图》2鸟嘴部放大40倍显微图...

 


显微镜下的画作,可以看清画纸上的微观纤维状态,这是独一无二、无法伪造的。
 

                                                         《梅雀图》1
 

                                                             《梅雀图》2
 

                                   《梅雀图》1鸟嘴部放大40倍显微图像照片
 
 

                               《梅雀图》2鸟嘴部放大40倍显微图像照片
 
在微观视野中,每一幅使用了宣纸类书画纸的原创作品都拥有了独一无二的纸纤维结构状态和独一无二的墨、色、印迹状态。这两个独一无二的状态之结合,形成了原作无法被仿制的物质形态,其微观形态必然是唯一的。

本报记者 童岱浙江字画收藏爱好者钱某最近很难过,他看到一家画廊网站上提供了实体店信息,还有一些画作有实名认证,他依据自己的经验断定这些画应该不假。于是购买了民国、现代画家共32幅画,合计75万元。当他将这些画作拿到拍卖公司和安徽省博物馆鉴定后发现,这些全是赝品。

事实上,科技的进步,已经让假画批量制造的工艺“炉火纯青”,以经验和眼力判别画作真伪的手段早已不能再是唯一的方法,现代仪器和科学手段的介入已成为必需。喷墨打印以假乱真在淘宝网上,售卖高仿画的店非常多,于是记者随机选了一家店询问情况。自称王先生的店主告诉记者,他们不仅卖高仿画,还能“定制服务”。也就是说只要买家能提供原画,他们就能给出以假乱真的高仿品。他还说到,“我这里做高仿可以是人工绘制,因为很多美术学院的学生都在帮我打工,但我推荐你选喷墨打印,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高仿画,行家都很难辨认。”

多年来,有不少画家发现自己创作的画作,被赝品制造者以喷墨打印技术进行了复制,其乱真程度让人惊讶。由于许多画家的画风独特,若是人工临摹,很容易分辨真伪。但依靠喷墨打印技术的复制品具有很高的迷惑性,若不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仅凭经验和眼力,行家都很难识别。喷墨打印这项技术,上世纪80年代从海外传入中国。起初多是用于建筑设计绘图、广告喷绘、摄影图片以及油画复制,后来才应用于复制中国画。从本世纪初开始,喷墨打印机使用的染料墨革新为颜料墨,这对喷墨打印中国书画复制品而言,是一次使复制级别空前提高的关键性变革,使传统的经验鉴定受到很大的冲击。

文化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艺术品科研中心主任尹毅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辩证看待喷墨打印技术。一方面,这项技术可以将历代名家名作完美地“克隆”,作为馆藏陈列的替代品。目前我国各展厅的环境,往往要受画框玻璃反射灯光的干扰,有了“克隆”作品后,可以让人们直接观赏,满足教学和科研需求。原故宫[微博]资料信息中心主任胡锤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也谈到,在故宫展出的书画作品真迹,理论上每次展出的时间不会超过15天,因为空气和光线会对原作产生一定的影响,然后放入库中存放两年才能再展。为弥补展出的缺憾,会用高仿的作品取代真迹展览,当然,这些高仿作品会加上仿古印章加以区别。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从微观世界寻觅假画铁证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