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纽约 北京 此地 那里 (群展)在北京元典美术馆开幕
2013-10-23
编辑 : 雅会
作者 : 艺典中国
浏览次数 : 
纽约 北京 此地 那里 (群展) 展览时间:2013-10-24 - 2013-11-05 展览地点:元典美术馆 策 展 人:邱烨麟 参展人员:Michelle Fornabai、Alois Kronschlaeger、林延、韦佳 《纽约 北京 此地 那里》 国界...

纽约 北京 此地 那里 (群展)
展览时间:2013-10-24 - 2013-11-05
展览地点:元典美术馆
策 展 人:邱烨麟
参展人员:Michelle Fornabai、Alois Kronschlaeger、林延、韦佳
 

    《纽约 北京 此地 那里》
    国界,在不断国际化的世界中日渐模糊。在此背景下,“地方”的意义,定义起来愈加艰难。特定场域的艺术创作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有何种新的意义?有关“地方”的问题也许不再关乎于“此时、此地”之境遇,而是对“此地、那里”微妙关系的审视。当“地方”这一概念逐渐丧失规范底线的时候,“变位(错位)”似乎成为了新的标准。此次展览的四位艺术家,运用不同的物质媒介及创作过程来从一个特定的“那里” --- 纽约---来探索一个“此地”---北京。这些作品激发观者对“地方”不同层面之理解:物质上作为地点、环境、境遇,概念上作为处境、条件及状态。
    一个地方可以是一块拥有确定或不确定界限的区域。既可以是一个特定的地点、一片属于某人或某个位置的空间,也可以是一个概念上的地方(如:人心中之位置)、一个相对位置、亦或是一个身体上或精神上的特定处境(如:站在某人立场上)。自你出生地起,到你现在所在地,每一阶段、每一事件都可以各得其所,但你的人生依旧有太多可以被填补的空白空间。“地方”一词的不确定性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又将如何为一个地方定位?这里、这个地方,那里、那个地方……另一关键是则是定位者本身的位置与角度。本次参展艺术家本身其实都很难“定位”。中国人、美籍华人、美国人;居于北京、纽约,还是奔波两地;创作于北京、纽约、还是两地来回;加之在特定场域的艺术创作亦包含了在家及工作室之外的第三地……这些位置多元的艺术家此次唯一的共同定位,即为元典美术馆这一特定场域共同创作。也许观者能在这些“定位”与“错位”之间找寻到自己所属的位置。

    Alois Kronschlaeger (阿洛伊斯-科隆史莱格)与美国学生合作构造于元典美术馆的作品中,空间中的每一点都变得可以无限的灵动、可分割、多层次,每一次移动都带来新的感官体验。林延的《天》通过水墨、宣纸与光影来捕捉我们生存环境的基本条件从而引发对空气质量的思考;作品亦自由穿梭于不同界限,将瞬息物化与纸上。

    Michelle Fornabai(米谢尔-佛纳白)的《倾斜:向中国挖掘》---一首在北京Studio X用当地材料铸造的“水泥诗歌”,建构了一个处于北京与巴西之间的概念空洞,一个供观者用想象之风景来填补的空洞。在韦佳的作品中,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基本材料经他的独特创作过程变换成为新的意义符号,供观者从身体及内心共同体验与诠释。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书画展览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