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展会赛事>
 
全部
 
“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在津开幕
2013-12-30
编辑 : 雅星
作者 : 艺术中国
浏览次数 : 
2013年12月28日下午,由南京青和当代美术馆、北京当代艺术馆、中国雕塑学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共同主办的共振计划天津2013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在天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

 

2013年12月28日下午,由南京青和当代美术馆、北京当代艺术馆、中国雕塑学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共同主办的“共振计划·天津2013——‘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在天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十七位中西方艺术家参与到此次展览当中,粟多壮、玛琳娜·唐纳(Marlena Donohue)担任此次展览策展人。艺术家秦风、王轶琼、秦冲、李勇政、谭勋、黄筝等艺术家来到此次开幕式现场与观众进行互动,本次展览策展人粟多壮主持本次展览开幕式。

共振计划·天津2013——“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是2012中德文化年期间同名展“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的延伸与拓展。策展人粟多壮在谈到此次展览的艺术理念时说,“无形之形”的概念来自于中国传统哲学,“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大象无形”这些中国的传统理念都表达了一种无形与有形之间的关系。

此次展览艺术家,他们创作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制造视觉的“形式”,而是对东方哲学一种有意或无意的精神体验。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一种与内心自性和存在整体的双向对话,是探究真实世界的一种行为方式。创作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对“形”的超越,是“象”,是无形之象,是象外之大象。

艺术家秦风作品气势宏大,将中国传统意境和当代符号化的语言相结合,表达了艺术家对后羿射日这一神话故事在当今社会下的反思和重新解读;艺术家王轶琼将微信作为艺术创作媒介,通过在微信上的文字互动来完成此件作品。这件“特殊”作品的创作过程既是艺术家对艺术认识的表达,也是艺术家与观众交流的过程展示;艺术家秦冲将一头燃烧过的直筒带入到此次展览现场,表达了艺术家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深入思考。

艺术家李勇政的作品是一个盛满水的立方体,立方体中不时有气泡冒出来打断观众对艺术品的思考。李勇政在接受艺术中国采访时说,这种将作品隐藏在展览现场的方式正是他对“无形之形”的解读;艺术家谭勋将纸杯和茶结合在一起展示给观众一种在日常生活所隐藏的艺术,希望通过对常态进行反思得到一种对无形和有形的诠释;艺术家黄筝的作品诠释了对自然的理解,“善水”和“入山”都是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的全新思考。

艺术家李勇政的作品是一个盛满水的立方体,立方体中不时有气泡冒出来打断观众对艺术品的思考。李勇政在接受艺术中国采访时说,这种将作品隐藏在展览现场的方式正是他对“无形之形”的解读;艺术家谭勋将纸杯和茶结合在一起展示给观众一种在日常生活所隐藏的艺术,希望通过对常态进行反思得到一种对无形和有形的诠释;艺术家黄筝的作品诠释了对自然的理解,“善水”和“入山”都是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的全新思考。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