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人物观察>
 
全部
 
张红曦——从采煤工到国画精英
2014-03-05
编辑 : 秩名
作者 : 燕赵都市报
浏览次数 : 
传统绘画的理论谢赫的六中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两条原则指的即是写实。写实性绘画所创作的人物形象必须保持某种与视觉原形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的保持是写 在邯郸市峰峰矿区有这么...
   传统绘画的理论谢赫的“六”中“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两条原则指的即是“写实”。写实性绘画所创作的人物形象必须保持某种与视觉原形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的保持是写 在邯郸市峰峰矿区有这么一位“另类”的画家,他出身书香门第,却当了一名煤矿井下的回柱工;他从事大体力的劳动工种,却念念不忘自己幼时理想;48岁那年他考入中国美院,后师从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2013年,58岁的他再次入选全国首届国画精英班,所创作品《矿工》摆在中韩交流展最显眼的展台之上。他就是张红曦。
 
张红曦和他的作品《矿工》
 
 
张红曦在作画

怀揣“画家梦”却成了井下挖煤工

1952年张红曦出生于一个书画世家,父亲张志达是当地有名的书画大师,身为美术老师的母亲毕业于湖南女子学校。因为家庭成分较高“文革”时期,张志达被打成了“黑五类”,从讲台被下放到矿区工作。

“很多人都认为我师从父亲,可他们不知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见过父亲。他隔三差五就要被拉出去‘斗一斗’,根本不在一起”张红曦回忆说。文革期间,他的父母成了矿上的重点管制对象,从小喜欢绘画的他,却从未真正意义上的跟随父亲学习过。

16岁那年,初中还没念完的张红曦响应国家号召下乡当起知青,三年后通过筛选,他得到一个让别人羡慕的机会:回矿山当工人。然而对张红曦来说这意味着他要放弃自己的艺术梦想,为此他一百个不情愿,一直拖着,最后在父母百般的劝说下,张红曦带着对于命运的妥协回到矿上,当起一名井下回柱工。

“那时候全中国都是知青,得到挖煤的工作很不容易,都需层层筛选,但是到矿上你揣了铁饭碗就永远别想出来了。”

回到矿上之后,面对现实的打击和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张红曦也曾一度放弃了绘画,每天回到家里,疲惫的身体蒙在被子里都要偷偷哭一会儿。他的梦想是当个画家,可却成了井下挖煤的矿工,这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为了梦想再苦也要走下去

在井下,张红曦的工种是回柱工,这个工作需要将采煤巷道中一根根用以支撑的木柱拆除回收。而这项工作完全是手工作业,一旦失手就有工伤甚至生命的危险。一次,张红曦突然听到工友的大声呼喊,还未等他回过神来“轰隆”一声,头上大石便纷纷砸了下来,待他回头时,塌方的碎石完全掩埋工作地点,而一起工作的工友不幸遇难。工友的死深深地触动了张红曦,本已想放弃绘画的他再次拿起了封存已久的画笔。

很快,张红曦的绘画天份得到单位领导的认可,他做的宣传画十分传神,因为一技之长,他经常被借调到工会做宣传工作,这段日子也成为他最幸福的时光。由于张红曦所在的煤矿是国有大型企业,每到生产任务繁重时,工人们就要加班加点,有时吃住都要在井下,时间成为张红曦最宝贵的东西。

为了争取更多的绘画时间,张红曦在距离矿区最近的村庄租了一间极为简陋的小屋,每天在升井后,张红曦并不像其他工友一样回家倒头就睡,而是抓紧一切时间练习绘画。废寝忘食的绘画创作摧残着他的身体,长时间的“离群索居”使张红曦逐渐成了别人眼中的怪人,更有人背地里叫他“半仙儿”或者“阴阳人”。

艰苦的年代纸张成为了奢侈品,为了画画张红曦找来矿区内废弃的考勤表,用其背面作为画纸,一张张的画,一张张的练,矿工永远是他手中画笔泼墨的对象。

出于经济压力,张红曦的妻子曾一度不可为丈夫的行为,也曾反复抱怨他“连嘴都顾不上了,还画什么画”。有人曾劝说他改画迎合市场需要的商业画,张红曦听后一笑而过,随后依然挥起自己手中的笔,在画纸上勾勒、描摹着心中矿工形象。

张红曦说,在那样的年代里他时常告诉自己,为了那个脆弱的梦想再苦也要走下去。

创作永远对准挚爱一生的矿山人

1987年,张红曦不顾单位领导的反对,冒着可能丢掉工作的危险,考入《北京连环画》报社进修班,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在进修班他得到国内名家贺友直、王弘力等大家的指导,自此绘画水平又有了更大的提升,那段清苦却无比充实的岁月至今令他永生难忘。

2003年,张红曦再次抛开家庭和事业来到中国美院进修,重点学习人物画。2009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创办国画高级研修班,54岁的张红曦没有放过这样的机会,通过层层考核和筛选,成为刘大为的学生。2013年,全国首届国画精英班面向全国招募学员,张红曦从8000多名应征画家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了仅有30名学员的精英班。同年,他参加了中韩书画交流展,他笔下的《矿工》被摆在了此次画展的最佳位置。

如今张红曦的名字在当地小有名气,很多人提到他从矿工到画家的传奇一生都不禁为之称赞。张红曦对此很是淡然,在妻子的陪伴下,他在矿区内办起了美术班,平日里画画和教孩子们成了他晚年最大的乐趣。

临别时张红曦对记者说,在他看来教孩子们画画是一种艺术的延续,也是种生命的延续,他希望每一个喜欢画画的孩子都能有一个很好的平台,有更好的机会,为此未来的几年、甚至几十年里他会一直这样教下去,将他对于艺术的渴望与执着通过这种方式继续传递下去。

“如果不能给矿山和矿工们留下一点能载入史册的东西,那就真的枉为矿山人了,我手中的画笔就是我给矿山要留下的印记。”张红曦对记者说。

 

关键词 : 
张红曦  采煤工  国画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