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综合评论>
 
全部
 
国画界:请给创新一条活路(2)
2014-03-08
编辑 : 钟章法
作者 : 中国书画报
浏览次数 :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传统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所谓传统,是一个发展中的事物。中国画的发展就是中国画家在原有形式和技法的基础上,通过创...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传统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所谓“传统”,是一个发展中的事物。中国画的发展就是中国画家在原有形式和技法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之举不断进行提高、突破。创新的成果要经过历史与实践的不断筛选,最后沉淀下来的才成为后人的“传统”。如果没有前人的不断创新,哪来现在的传统?哪里还谈得上中国画的发展?创新应该是名正言顺、光明正大的,更应该是所有艺术家都要面对并为之奋斗的目标。但近年来也有一些人对创新持不同看法。有些人提出要回归传统,实质上是对传统与创新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这类人往往是自己不能也不想静下心来搞创新,于是他们用模糊的言论来贬低他人对创新的探索,好像谈创新、搞创新就是离经叛道,就是歪风邪气。这样,真正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和作品渐渐地被淹没了。

其实历代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是注重创新的,而且真正的创新与传统并不矛盾。清代的石涛朱耷扬州八怪以及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李可染等前辈大师都力推创新、践行创新,并因有所创新而名垂画史。如吴昌硕的“今人但侈摹古昔,古昔以上谁所宗?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李可染的“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等,都是对继承和变革、延续和创新的最好注释。

虽然传统中国画的辉煌成就对后代画家来说几乎是仰之弥高的,但我们如囿于这个稳定的系统,亦步亦趋地走老路,是不可能超越传统的,而且也不利于中国画的发展。画家于志学说过一句话:“画得和古人一模一样,好不好?好,但是没有价值,没有学术价值,因为没有解决问题,没有解决历史上遗留的难题,没有给历史增添新因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正确的态度、正确的艺术发展观应是把传统作为一个基础、一个起点,在此基础上各行其道、各奔目标,既允许保守者存在,亦允许尝试创新者存在,更应鼓励独辟蹊径者创造出题材新、技法新、意境新的全新艺术样式来。

有些人认为提倡创新会影响传统、偏离传统。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一个注重创新、对艺术发展有使命感的艺术家一定既能沉下心来专心搞创造,又能对中国画的创新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不断寻找突破口,进而创作出与古人、今人不同的特色作品来。这样先知先觉的艺术家对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一定是非常有自己的见地的,而且他们创作出的面貌新颖、绘画语言新奇的作品也不可能是凭空而造,而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比较安定的年代。在这种大好的环境中,艺术家如果不好好搞创造,只知道走市场,就辜负了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说得严重一点,这不是在浪费国家的资源、挥霍人民的血汗钱吗?这不是走与时代发展不相符的下坡路吗?如果我们就这样一直在这股歪风邪气中浑浑噩噩,丧失了一个当代艺术家的使命感,放弃了对真理的追求,没有了对正邪的基本判断,失去了对人类灵魂进行引导的责任与义务,甚至没有了自身的真诚忏悔和修正,心中只有名利和地位、贪婪和攫取,那么我们怎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坚守住艺术的神圣、担负起艺术使命?

中华民族应该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民族,伟大的创造力才是我们真正的传统。艺术的特征是创造,艺术的价值也是创造。艺术是不能复制的,艺术家面对的永远是一个未知和崭新的世界。在中国画家行列中,玩世不恭者有之,严肃思考者有之,勇敢探索创新者有之,急功近利、浑水摸鱼、投机取巧者亦有之。在这种泥沙俱下的形势下,抵制歪风邪气、弘扬务实创新才是中国画发展、艺术大复兴的必要举措。也只有重新擦亮创新这块光明正大的牌子,才能纲举目张,给当前美术界一个正确的引导、一个具有时代特性的奋斗目标,歪风邪气才难以侵袭,不利于艺术发展的种种乱象才能得以净化。有创新,艺术才能发展,民族艺术才能向前推进。创新是中国画家永远不可忘却的神圣使命,请给创新留出一条路!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国画界:请给创新一条活路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