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专题>人物>
 
全部
 
端方_清代

      端方(1861~1911),清末大臣,金石学家。托忒克氏,字午桥,号陶斋,满洲正白旗人。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历督湖广、两江、闽浙,宣统元年调直隶总督,后被弹劾罢官。宣统元年起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入川镇压保路运动,为起义新军所杀。谥忠敏。著有《陶斋吉金录》《端忠敏公奏稿》等。

 
简介  
[清](一八六一至一九一一)本汉人,姓陶,号陶斋。官两江部督。从政之余,收置彝器环物绢素旧迹颇丰富。尤工书法。偶写山水小景虽非专家,亦饶雅致。武汉起义,因民愤极大为群众於军中。其陶斋藏器目成於光绪二十九年(一九O三),陶斋吉金录成於三十四年(一九O八),陶斋藏石谋划民成於宣统元年(一九O九)。卒年五十一。《工余谈艺、韬养斋笔记、益州书画录补遗》。
 
生平
早年经历
端方于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捐员外郎,后迁候补郎中。一度支持戊戌变法,但在变法失败后又受到荣禄和李莲英的保护,未受株连。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直隶霸昌道。不久清廷在北京创办农工商局,将其召还主持局务。端方趁此机会上《劝善歌》,受到慈禧赏识,被赐三品顶戴。
 
封疆大吏
此后,端方出任陕西按察使、布政使、并代理陕西巡抚。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慈禧和光绪帝出逃陕西。端方因接驾有功,调任河南布政使,旋升任湖北巡抚。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代理湖广总督,三十年(1904年),代任两江总督。之后,他调任湖南巡抚。在历任上述封疆大吏期间,端方鼓励学子出洋留学,被誉为开明人士,“奋发有为,于内政外交尤有心得”。
 
出洋考察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端方被召回北京,升任闽浙总督,未及上任,便被派遣了更为重要的任务。9月24日,清政府受立宪运动影响,派端方和载泽、戴鸿慈、徐世昌和绍英五大臣出使西方考察宪政,预备制定宪法。五大臣出发之日,革命党人吴樾以自杀式炸弹,在正阳门火车站行刺,致使启程之日推迟,徐世昌、绍英也被李盛铎和尚其亨顶替。   
12月7日,端方和戴鸿慈秘密出发,率领正式团员33人,从秦皇岛乘海圻号军舰赴上海,于12月19日下午转乘美国邮轮赴日本。戴、端一行历访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丹麦、瑞典、挪威、奥地利、俄国十国,于次年8月回国。回国之后,端方总结考察成果,上《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力主以日本明治维新为学习蓝本,尽速制定宪法。端还献上自己所编的《欧美政治要义》,后世认为此乃中国立宪运动的重要著作。
 
回国仕途
回国之后,端方出任两江总督。宣统元年(1909年)调直隶总督。端方在慈禧出殡之时因拍照惊扰隆裕皇太后,被罢官。
 
哗变殉职
宣统三年(1911年5月18日),端方被委任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因欲与湖广总督瑞澄争功,强行将四川当地民办铁路收归国有,激起川湘鄂保路运动。7月14日抵达汉口。至9月7日,发生成都血案,四川局势濒于失控。9月10日,朝廷将四川总督赵尔丰免职,命端方署理,率湖北新军第八镇第十六协第三十一标及三十二标一部,经宜昌入川,至资州。11月27日新军哗变,端方和其弟端锦为军官刘怡凤所杀。被杀之前端方说他的祖先是汉人,姓陶。
 
成就教育
教育
端方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他在代任两江总督期间,在南京鼓楼创办了暨南学堂。在任湖北、湖南巡抚期间,命令各道、府开办师范学院。在任江苏巡抚期间,决心革除陋习,下令各州县照例奉送的红包全数退回,用作选派两名当地学生出国留学。   
端方还是中国第一所幼儿园和省立图书馆的创办人。他还派出了二十多名幼女赴日本学习师范教育。
 
收藏
端方从政之余,醉心于古玩收藏,是中国著名的收藏家之一,同伯希和等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出洋考察期间,他还收集了古埃及文物,是近代中国收藏外国文物第一人。   
端方死于四川之后,其子弟因贫困,在1924年将其最著名的收藏——一套商朝青铜器以约20万两白银的价格出卖给福开森。现在,该套青铜器仍存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史载  
端方,字午桥,托忒克氏,满洲正白旗人。由廕生中举人,入赀为员外郎,迁郎中。光绪二十四年,出为直隶霸昌道。京师创设农工商局,徵还,筦局务,赏三品卿衔。上劝善歌,称旨。除陕西按察使,晋布政使,护巡抚。两宫西幸,迎驾设行在。调河南布政使,擢湖北巡抚。二十八年,摄湖广总督。三十年,调江苏,摄两江总督。寻调湖南。颛志兴学,资遣出洋学生甚众。逾岁,召入觐。擢闽浙总督,未之官,诏赴东西各国考政治。既还,成欧美政治要义,献上,议改立宪自此始。三十二年,移督两江,设学堂,办警察,造兵舰,练陆军,定长江巡缉章程,声闻益著。   
宣统改元,调直隶。孝钦皇后梓宫奉安,端方舆从横冲神路,农工商部左丞李国杰劾之,坐违制免。既而御史胡思敬又弹其贪横凡十罪,事下张人骏,覆奏入,以不治崖检被诃斥,因已罢官,贷勿问。   
三年,命以侍郎督办川汉、粤汉铁路。时部议路归国有,而收路章条湘、川不一致,川人大哗。川、鄂为党人所萃,乘机窃发。端方行次汉口,亟入川,并劾川督赵尔丰操切。命率师往按,寻诏代摄其事。所过州县,辄召父老宣喻威德。至资州,所部鄂军皆变,军官刘怡凤率众入室,语不逊,端方以不屈遇害。   
端方性通侻,不拘小节。笃嗜金石书画,尤好客,建节江、鄂,燕集无虚日,一时文采几上希毕、阮云。
 
评价
祭文
左全孝祭文中称:“……瑞澄以压制亡国,赵尔丰以嗜杀毒川,公(指端方)力反二竖之所为,而福寿大不及瑞澄,受祸且烈于(赵)尔丰……依古今之常理,终有信于碧空。公暂屈于一隅,终必伸于大同……”
 
挽联
作为一直深受端方提携的光绪状元张謇,所写挽联,更极陈惋惜之情: 物聚于好,力又能强,世所称者,燕邸收藏,三吴已编《陶斋录》; 守或匪亲,化而为患,魂其归半,夔云惨淡,万古同悲《蜀道难》!
 
诗作
1912年,民国元年,在日本留学的王国维挥笔写下了一首悼亡诗《蜀道难》: 对案辍食惨不欢,请为君歌蜀道难。 蜀江委蛇几千折,峰峦十二烟云间。 中有千愁与万冤,南山北山啼杜鹃。 借问谁化此?幽愤古莫比。 云是江南开府魂,非复当年蜀天子。 开府河朔生名门,文章政事颇绝伦。 早岁才名揭曼硕,中年书札赵王孙。 簪笔翩翩趋郎署,绣衣一着飞腾去。 十年持节遍西南,万里皇华光道路。幕府山头幕府开,黄金台畔起金台。 主人朱毕多时誉,宾客孙洪尽上才。 奉使山林绝驰道,幸缘薄谴归田早。 宝华庵中足百城,更将何地堪娱老。
全 部
文 章
高清作品
图片图集
精彩视频
文章
高清作品
图片图集
精彩视频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高清
    图集
    普通
    视频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