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人物观察>
 
全部
 
张伯驹:以历史眼光看待文化现象的大家(2)
2012-10-16
编辑 : 
作者 : 
浏览次数 : 
此手札书法之精是不多见的。张伯驹对书法研究颇深,入门直取书史之祖 钟繇 ,尤对其《贺克捷表》的古朴、严谨、缜密、典雅和字体大小相间的自然风...



  此手札书法之精是不多见的。张伯驹对书法研究颇深,入门直取书史之祖钟繇,尤对其《贺克捷表》的古朴、严谨、缜密、典雅和字体大小相间的自然风格以及章草性质的结尽法度心得深刻。梁武帝萧衍撰写的《观钟繇书法十二意》,称赞其书法“巧趣精细,殆同机神”。钟繇之后,许多书法家如王羲之父子等竞相学习钟体。为此,张伯驹也曾用心摹书王羲之的《十七帖》,以循正道。除此之外,张伯驹还对蔡襄书法精品《自书诗册》中的晋唐法度和用笔圆润婉美、端重飘逸、挥洒自如“平平无奇中而独见天姿高积学深”用力最多,体会极深,并认为“观此册始知忠惠为师右军而化之,余乃师古而不化者也。遂日摩挲玩味,盖取其貌必先取其神,不求其似而便有似处;取其貌不取其神,求其似而终不能似。余近日书法稍有进益,乃得力于忠惠此册”。这对张伯驹晚年融真、草、隶、篆于一炉,创造了那种落笔时露锋、收笔时藏锋,不温不火、不激不励,起承转合无一败笔的如春蚕吐丝般的飘逸奇特的书风,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许多日前,夜深人静闲坐在书房细细研读此手札时,忽想起了菊坛前辈四大须生之首余叔岩与张伯驹来着。
  清末民初,菊坛大家谭鑫培为慈禧所宠,每至内府演戏甚为热闹。那拉氏死后,谭亦为总统府所邀传演,但时过境迁,演出待遇远不及那拉氏时。每遇此,身为余三胜之孙余叔岩(时为府内尉),总于演出前请谭至外务部庶务司王司长处,款之。谭甚为感激。一日,王司长请谭收余叔岩为弟子,向不收弟子的谭鑫培念盛款之情,破例收下余叔岩。可谭鑫培“艺不出门”的思想很重,除授《失街亨》中的王平、《太平桥》中的史敬思两出外,其他不主动传戏于余,余叔岩所能谭戏者皆为偷学。民国大公子张伯驹说:自己三十一岁从余叔岩学戏,每夜辄至,待宾客散尽,子夜始说戏,常三更归家。如此十年,已从余叔岩处学了近五十出戏,可见余叔岩从谭鑫培处偷学了多少戏。不仅如此,余叔岩无论配角、龙套,均认真对待,如向梨园中首屈一指的钱宝森学身段把子(杨小楼、梅兰芳等的身段把子均蒙其指点),不解之处皆不耻下问。最有意思的是余叔岩嗓子倒呛之后,十分注意从传统文化中的言韵上寻找出路,建树自己的特色。他师从清末老翰林魏铁珊,加之多与钱金福、鲍吉祥、王长林、程继先(程长庚之孙,时为小生泰斗)友善且合作默契。并同翰林出身的琴师高手陈彦衡、李佩卿、朱家奎、王瑞芝,鼓师杭子和合作得很好,他们的“托腔保调”使之“严丝合缝”。时人赞曰:(余叔岩)“云遮曰”,而极富神韵。张伯驹谓之“金樽对檀板”的珠联璧合韵,故嗓音另辟蹊径。张伯驹对余叔岩的晚年也是很关心的,有一年紫禁城里要出卖一批旧地毯,到处兜售没人要,后拿到在盐业银行任职的张伯驹处,他买了下来,别人不理解。因为张伯驹看出了地毯织物中夹有金丝,于是替因病久不登台,生活不宽裕的余叔岩买了下来,并请人把其中的金丝抽出来,结果仅金丝就卖了3万银元,加上再卖地毯,共赚了6万银元。对此,不晓得余叔岩当时的感想是什么?
  张伯驹据己经历,写了著名的《红毹纪梦诗》一书,也就是手札中提及的香港中华书局“须再版”的《红毹纪梦诗》。关于此书,香港中华书局1978年6月出版时编辑部有如下说明:“张伯驹先生晚年因回忆自七岁以来,所观乱弹昆曲、其他地方戏,以及他所演的昆乱,并戏曲的佚闻故事,写成七绝句一百七十七首,更补注,名《红毹记梦诗注》,其后更作补遗,计二十二首,附于篇末,一并送交我局出版。这部《诗注》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戏曲史者不无裨助,故予出版,以供读者参考。”其实,在《红毹记梦诗注》正式出版前,应该有不是正式出版物的《红毹记梦诗》。张伯驹在“须再版”的《红毹纪梦诗》上用毛笔批改批注地“又续写一万数千字”,成为初版的《红毹记梦诗注》。诗之注释更详细地记录自己看戏、学戏、演戏、论戏和余叔岩、杨小楼、梅兰芳等人的珍贵资料兼及社会风貌。吴祖光先生称“诗既明白晓畅,文亦清新可读”。可见此手札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根据手札所涉及的《红毹纪梦诗》“须再版”等内容和香港中华书局1978年6月的出版记录,此手札当为1977年12月2日所写。
  对于张伯驹,周汝昌先生感叹到:我所平生见到的文化高人很多,但这样的人却也少少的。刘海粟先生更是动情地说:“他(张伯驹)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从他那广袤的心胸涌出四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藏、诗词、戏曲和书法。四种姊妹艺术互相沟通,又各具性格,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

关键词 : 
张伯驹  Z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