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 在隆冬时节,位于美术馆后街的竹兰轩画廊纪念马铭洁先生去世百天《绝版的马铭洁》书法作品展览在鲜花簇拥中展开。人们怀着对书法家的崇敬,在仔细欣赏其书法的同时,由衷地为马铭洁先生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但更加使人们宽慰的是马先生一生的的书法作品能得以全面展示,让更多的人在他的字里行间真正领略我们国学书法艺术的精髓,真正够理解其书法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马铭洁先生的书法展览犹如冬天里盛开的腊梅,随着暗香飘逸,悠远留长。

墨珍
马铭洁先生一九五八年生于北京,二二岁学习书法,先从柳公权《玄秘塔》《神策军》入手,间及欧阳询《九成宫》、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其后,临习隋《龙藏寺碑》并《龙门二十品》。
数年后,学习行草,行书以李邑、赵孟诸贴为范本。草书以孙过庭《书谱》和怀素《自叙贴》开端。
1980年代初期结识胡间遂、侯镜昶、李骆公等书家甚得教诣,并由此对金石碑贴知认渐深,后在胡问遂与侯镜昶二位先生的指点下临习了沈尹默、胡小石的众多书作并渐重书法与书论的研习,近而便临北碑与魏晋名帖。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曾与富察庄静先生探讨唐楷中欧、颜、柳三家用笔之异同,并左军《兰亭》与鲁公《两稿》之风格。
三十岁后确立碑贴并重的书写方法。楷书参习《郑文公》《张猛龙》《张黑女》《刁遵墓志》等碑与钟繇、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及初唐四家之法,行草书则以二王与颜鲁公相杂揉,于宋四家及明清董香光、何子贞、钱南园诸家多所涉猎。这一时期对金石篆刻产生兴趣,自用印章皆为此时镌刻,其印不追自创风格之风,而恪守钟鼎、汉印之规范。
二零零六年,意外事故致使右手骨折,因未能及时治疗,造成腕、指专伸功能障碍。转而加入中国收藏家协会,致力书画鉴赏与收藏,其间偶有作品亦多为左手所书。
两年前,先生开始以病手作书,但多为行草、大字。
马铭洁先生于2012年8月5日因病去世,享年55岁。现存世作品约200余件。
此次展览将于2012年12月26日结束。
(文章来源:光明网)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