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艺术品鉴>
 
全部
 
天津武清:源远流长的书画之乡
2013-03-23
编辑 : 雅蕾
作者 : 未知
浏览次数 : 
武清的 书画艺术 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是中国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 1973年5月,被称为中国书法珍品的东汉雁门太守《鲜于璜碑》在武清县高村乡兰城村出土。碑首有...

武清的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是中国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  1973年5月,被称为中国书法珍品的东汉雁门太守《鲜于璜碑》在武清县高村乡兰城村出土。碑首有画像,碑额为阳刻汉篆,碑阳、碑阴共有827字。立碑年代是东汉延熹八年(165)。碑文字体结构谨严,浑朴苍劲,含蓄沉着,以方笔为主,与以圆笔为代表的《曹全碑》等汉碑书体不同,为汉隶中方笔流派的典型代表。1979年文物出版社首次出版了由天津市历史博物馆保存的“首拓本”,一下子轰动了书法界,并被认为是明代出土《张迁碑》以来唯一可相媲美的汉碑。1992年在杨村小世界建起“御碑园碑林”,有百余米长的碑廊,3座碑亭,共展藏历代碑刻四十余件。同时,京、津两大都市的文风,也深深影响着这里,孕育了这里特殊的地缘文化。近代尤以多出书画名士为世人瞩目,有与刘奎龄等同被尊为天津四老之一,笔墨洒脱、工写兼能、成一代大家的肖心泉先生,有陈少梅先生的得意弟子张慎言先生,有近代溥心畬、王雪涛两位大师的嫡传弟子,至今在中国画坛活跃六十余年的女画家刘继瑛先生。新中国成立后,在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上,成长、造就了又一批名冠华夏的书画家。书法上引领中国当代书坛的刘炳森、孙伯翔先生,在书画方面,颇得传统文化精髓的王澎、赵伯光、孙征、石宪章、何俊田、贾玉山等武清乡友。

自上世纪80年代初,群体美术创作异军突起,创作了大量的以丝网版画结合民间剪纸和天津杨柳青年画特点,以表现民俗、乡俗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作品。1996年,由区内二十余人创作的丝网版画作品还在报刊上刊出专版。

成立于2001年10月的大运河书画院,每年都要组织规模较大和有影响的书画艺术交流、培训活动。2001年8月,中国书画大师齐白石之子、著名书画家齐良迟先生及澳门书协主席连家生先生,先后来武清与书画作者一起交流、作画;同年9月23日,以松本抱鹤为团长的日本国书道研究泉会一行26人,在刘炳森先生的陪同下来到大运河书画院进行了友好考察和访问。

“大运河风情”七省市名家书画精品巡回展,是大运河书画院成立后推出的一项重大活动。巡回展于2002年4月1日至5月19日,历时50天,行程6500公里,分别在廊坊市、天津市、济南市、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合肥市展区巡回展出。吸引观众6万人次,受到了沿线书画界、新闻单位以及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

如今,武清正以特有的文化气质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大运河书画院吸揽运河沿线七省市书画名家突破400位,在七省市及日、新、韩、美等国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联络、团结运河沿线七省市书画家一个重要活动中心,也成为武清书画的品牌和名片。在这里不仅聚集着大运河书画院、运河书画院、书画沙龙、王庆坨金土地书画研习社、石各庄慈芸书画社、崔黄口华夏书画院、老年书画研究会等二十多个民间书画团体,而且自2007年起,与中华文化促进会携手,开发建设了占地1400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三溪塘艺术家聚集区,与中国国家画院喜结文化对子,并成立了中国国家画院(武清)国际艺术交流中心,新建有刘炳森、孙其峰、孙伯翔、何家英等知名书画家艺术馆,一个书画拍卖市场及一处央视书画频道外景地。三溪塘现已成为武清书画家乃至国内外众多书画艺术家的创作基地。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天津武清:源远流长的书画之乡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