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深度观察>
 
全部
 
书画因权力溢价、贬值由千万变百万
2013-04-01
编辑 : 雅蕾
作者 : 未知
浏览次数 : 
新华视点记者近日调查采访发现,近年来贪图虚名、权钱交易、结帮营私等丑恶现象在国内文化艺术界时常出现,这种文化腐败损伤了文化艺术的健康发展,而且与个别党政官员的腐败...

新华视点记者近日调查采访发现,近年来贪图虚名、权钱交易、结帮营私等丑恶现象在国内文化艺术界时常出现,这种文化腐败损伤了文化艺术的健康发展,而且与个别党政官员的腐败息息相关。某地有人曾花上千万元收藏了一位书协主席的字,结果这位主席下台后,字贬值到100万元。

通胀时代,书画艺术品因为保值、升值功用,为藏家青睐。千万元藏品贬值到百万,赝品不过如此际遇。落得如此荒唐,不过是时位之移人,台上时,值千万元;下台,就只有百万元。不是艺术作品贬值,是本身因为权力而溢价,千万减至百万,“书协主席”的头衔溢价900万元,权位的市场价格得以显现,无怪乎文化艺术圈人士不怕斯文扫地,也要纷纷跻身官场,好处实在可以看得见。

腐败存在,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利益输送媒介,书画艺术品被选中,借助儒雅嗜好,只是权钱交易双方之间寻求个心理安慰。除此之外,与艺术品、艺术家的自身价值是不大相干的。因为艺术品、艺术家的自身艺术价值,根本不能通过一时间的商品价格与价值去评判。

真正的艺术品、艺术家,在早先都是没有身价的。而艺术品的交易市场,也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沉淀,才能对艺术品有新的价值发现。梵高的油画现在价值连城,但他生前穷困潦倒,甚至只卖出过一幅画。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曾断言,艺术作品在经济市场上,遵循的是胜者为负的原则——— 在当时兑现的商品价值越高,在未来的艺术评判上获得的价值会越低。这样看来,倒不用文化艺术工作者太去操心腐败不腐败的问题,他们只管用心创作,反腐倡廉的任务他们难以胜任。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书画因权力溢价、贬值由千万变百万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