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行业新闻>
 
全部
 
世界考古史上四大名碑之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2013-06-07
编辑 : 雅蕾
作者 : 未知
浏览次数 :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二陈列室,有一座石碑,在众多的珍贵藏品中独树一帜,让前来参观的人流连忘返。此碑碑高279厘米,额上三角处有莲花座,上刻十字架,左右配以云纹花草纹饰。...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二陈列室,有一座石碑,在众多的珍贵藏品中独树一帜,让前来参观的人流连忘返。此碑碑高279厘米,额上三角处有莲花座,上刻十字架,左右配以云纹花草纹饰。形制由螭首、碑身、龟趺三部分构成,正面写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并颂”,有楷书32行,行书62字,共1780个汉字,碑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序文,首先简略地介绍了景教的基本教义,然后叙述了该教在唐代146年的传播史。碑文第二部分则是颂词。有趣的是,石碑上还列有用叙利亚文写成的人名及职衔,共记载了82个人,其中叙利亚教士77名。撰碑文者名景净,叙利亚文称其为“省主教兼中国总监督亚当司铎”,由“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参军”吕秀岩(有人认为其人是吕洞宾)书并题额。

这座石碑的名字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名列“世界考古史上四大名碑”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考古价值。另外,由于石碑记载了唐代景教传播的详细过程,且具有唯一性,是研究我国古代基督教早期传播必不可少的考据文献,被誉为“中国基督教之昆仑”。此外,它还是研究中西交通史、文化艺术交流的珍贵资料,在国际上知名度极高。

这座石碑是如何诞生的呢?这要从景教进中国说起。唐代,我国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社会和政府均有能力容纳不同思想意识的存在。随着同世界诸民族联系的不断加强,一些宗教纷纷进入我国。景教是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也在此时传入中国。由于“景”字有光明之义,所以教士将教取名景教(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人认为景星是一颗瑞应之星,此星一出,表示将有明君、圣主出现,而这种说法颇符合《圣经》中耶稣诞生时东方三博士循星落方向找到耶稣的记载,因此教士采用景教一词)。

唐贞观九年(635),第一位有官方记载的景教教士阿罗本自波斯到达长安。他抵达时,唐太宗李世民命房玄龄迎于长安西郊(同于10年后迎接玄奘归国之礼)。阿罗本进城后入住宫中,向李世民解释教义呈上景教经典,房玄龄与魏徵还帮助他“宣译奏言”。李世民觉得景教教旨“玄妙无为,观其元宗,生成立要;词无繁说,理有忘签;济物利人,宜行天下”,便同意“于京义宁坊造大秦寺一所”,封阿罗本为“镇国大法主”,“度僧21人”,还命人把自己的画像绘于寺中。

此后,景教教士逐渐东来,在广泛建立寺院的同时,还利用其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特殊技艺为唐廷服务,玄宗时,更“广造奇器异巧以进”。玄宗曾亲临教堂,还命五个兄弟(宁国等五王)到景教寺设立神坛,又令高力士送去五帝(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画像安置于寺内。由于得知景教出自“大秦”,玄宗命景教寺院更名为大秦寺。安史之乱爆发后,肃宗因景教僧人伊斯在郭子仪麾下“为公爪牙,作军耳目”,对平乱有功,命在灵武等五郡重建景寺,伊斯受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同朔方节度副使,试殿中监,赐紫袈裟”。在此背景下,德宗建中二年(781),由伊斯出资,其子景净撰文,刻碑以纪念伊斯并记载景教在唐代传教近150年的经历,宣传景教教义。由此诞生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据记载,我国景教教士一律落发留须,不蓄奴婢,不聚贷财,行洗礼,敬十字。每7日一次礼拜,每日诵经7次,行礼向东方,击水为号。为了有效展开传教活动,景教教士从事包括医疗活动在内的慈善事业,“馁者来而饭之,寒者来而衣之,病者疗而起之,死者葬而安之”。景教僧在翻译教典时大量引用了儒、佛、道术语,据统计,仅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不到2000字的碑文中就引用《易经》30处,《诗经》30处,《春秋》20处,还涉及经书的有150处,史书的有100多处,子书的有30处。虽然如此,景教自身的经典却始终没有大量译成中文,现存的7部文献,无一能称真正意义上的译经。

会昌五年(845),唐武宗掀起灭佛运动,景教受到牵连,景教基本失迹于中国内地,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也被埋于地下。

到了明朝天启三年(1623),陕西长安农民因建筑掘地挖出此碑,其拓片被寄送杭州,引起“明末中国天主教三大柱石”之一的李之藻的兴趣。李之藻将拓片和来华天主教教士们一起研究,最终确认这块石碑是我国古代基督教传播的明证。来华传教士曾德昭将碑文译文和考察情况写入他的著作《大中国志》,向欧洲人详细、全面地报告了此事。引发了欧洲各国宗教人士和学者对中国的强烈兴趣。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世界考古史上四大名碑之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书画论坛热帖
国画论坛热帖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