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综合评论>
 
全部
 
评石谿的典范之作《在山画山图》:高山流水之景
2013-07-16
编辑 : 佚名
作者 : 新浪书画
浏览次数 : 
石溪 1662年作 秋山晴岚图 86.540.5厘米 设色纸本 立轴 在中国的山水画史上,明清之际是一个异彩纷呈的时期。从理论上,以董其昌为首而倡导的南北宗论,完成了对传统画史正统观的构...


石溪 1662年作 秋山晴岚图 86.5×40.5厘米 设色纸本 立轴

在中国的山水画史上,明清之际是一个异彩纷呈的时期。从理论上,以董其昌为首而倡导的“南北宗论”,完成了对传统画史正统观的构建;而在实践领域,董其昌之后,中国画史便出现了两种风格和趣味并存的局面,一是主张摹古的“四王”传统画派,一是主张个性的“四僧”野逸画派。如今看来,就二者在中国传统画史中的影响和价值而言,可谓分庭抗礼,平分秋色。所谓“四僧”者,即指八大山人、石涛弘仁、石谿。四人之中,石谿的画迹见于著录和流传相对较少。这一方面说明了石谿画迹之难得可贵;一方面也说明了石谿既然被公认在“四僧”中占有一席之地,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下面我们要讨论石谿的典范之作《在山画山图》,即可为证。

石谿(1612—1673年),湖南武陵人,俗姓刘,法名髡残,字介丘,又号石道人、白秃、电住道人、天壤残道者等,著有《浮查诗文集》数卷、《髡残禅偈》一卷、《大歇堂集》六卷,惜皆散佚。

《在山画山图》为山水立轴,纸本,水墨浅绛,外签庞国钧题“石谿上人山水真迹”。画心高240厘米,宽80厘米,石谿即作于康熙元年(1662年)农历十月,时年51岁。该图画高山流水之景,构图上以高远、深远取势。近景为水边斜坡亭台,枯柳杂树;中景溪壑宛转、夹岸高树,崖畔平地有茅屋数椽,参次错落,曲径萦绕,有板桥可通,微见一高士隐于丹枫黄叶清泉白石之间;远景一主峰郁拔而起,回抱处有危塔挺出,溪云上而锁其腰,飞瀑下而带其麓。整体感觉,可谓是丘壑深美,颇动人长林丰草之思;秋意正浓,实有天地大美不言之妙。

就画面笔墨而言,山石土坡的处理,先以秃笔渴墨勾勒大形,略分阴阳向背之后,凹陷处再层层积墨,墨中略参花青,沉稳而透气。正面向阳处留出,以赭色晕染。最后轮廓再以或焦枯、或浓湿的墨笔勾勒提醒。杂树则先以中锋勾勒枝干,笔触生拙迟留,出枝偃仰生姿。岸边枯柳一株,取势巧妙,用笔精审,枯湿相参,尤有意度。叶法圈、点、勾并用,小混点、芥子点、垂叶点、米点、松针等各得其宜。树身亦以色笔点染,以示前后向背。远处主峰上群松也用点法,笔法细密,转巅下涧,蓬蓬在望。点景建筑物,用笔写出轮廓,略施敷染而有点睛之妙。云水作留白处理,惟有水纹略以寥寥枯笔勾出态势。其云之缥缈空灵,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而水之曲折逶迤,则似闻潺湲淙淙之声。水边崖隙,点缀杂草,方向各异,活跃画面。总而言之,整个用笔从容不迫,缓疾有势,笔断意连,生辣厚重;用墨则乾湿浓淡,互相生发,枯而带润,浓而不塞;设色淡雅,与墨色形成了柔和的冷暖对比。

在这幅《在山画山图》上,有石谿一段长长的七言题跋,比常见石谿题跋之萧散随意显得更为讲究。其书法用笔圆浑流美,墨色浓淡有致,结体则有“小字如大字”之妙。其风格有近参董其昌、远法颜真卿《争座位帖》的意味。

这幅《在山画山》图既然是石谿用四年时间为了自娱而精心运就而成,其风格的代表性就自不待言了,因而说这是一件石谿的典范之作,便自然是当之无愧的了。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评石谿的典范之作《在山画山图》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