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深度观察>
 
全部
 
汉风新韵 走进韩兰成汉画像石收藏馆
2013-08-06
编辑 : 蔡广银
作者 : 江苏美术家网
浏览次数 : 
说起韩兰成,人们首先会想到相声、曲苑杂坛、《新疆妹买买提》、马季先生徒弟等标签,这些都代表了韩兰成先生在曲艺表演界的艺术成就。都说艺术学问是相通的,在曲艺界名声赫...


 

说起韩兰成,人们首先会想到“相声”、“曲苑杂坛”、《新疆妹买买提》、“马季先生徒弟”等标签,这些都代表了韩兰成先生在曲艺表演界的艺术成就。都说艺术学问是相通的,在曲艺界名声赫赫的韩先生对汉画像石的收藏与研究、书法也是造诣颇深。

6月27日,记者一行三人来到江苏徐州拉犁山下的南望村,前去探访韩兰成先生的“秘密基地”——韩兰成汉画像石收藏馆。

下车后,顺着韩先生电话里指的路,记者走进了一条幽深宁静的民巷。长长的巷子很是清静,路旁栽种的鲜花开得正盛,偶尔有一两声狗叫从路边的民房里传来。

走了大概400米,记者看到远处一位身材挺拔,面容和蔼的长者在挥手致意。走近发现居然是韩先生本人。

同行的于老师笑起来:“你看,我说老头平易近人吧,自己来开门了”。韩先生微笑不语,待我们都进来之后,才把大门锁上,领着记者进入他的汉画像石天地。

走进收藏馆的第一层,迎面而来的是一块高约有一米的石碑,上面刻印着三副栩栩如生的图像,记者辨认出是像是运动的场景。刚想开口询问,韩先生已经指着石碑娓娓道来:“这块汉画石很有趣味,图像中间那个人腿部高高向上,你看他双手撑住的这个东西,应该是古代的鞍马。这块石碑啊,有一位知名的画家心仪很久,要我割爱,我坚守住了没舍得,这可是我的宝贝!”说完,韩先生略带得意地笑起来。

记者环顾四周,只见各种高度大小不一的精美的汉画像石陈列在大厅内,用玻璃柜精心地保护着,看得出韩先生的珍爱之心。据韩先生介绍,这些汉画像石都是他从各地各处煞费苦心收来,许多汉画像石他收来后,常常有人以高出几倍的价格购买,他也不卖。

“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石拓片是爱好,我不靠这个赚钱。”韩先生解释说。

记者本想在大厅多欣赏一会儿,但韩先生兴致勃勃地邀请,“走,咱开始吧。”

在韩先生这位资深“导游”的引领下,我们一一观赏了韩兰成-汉画像石收藏馆的各种馆藏,仿佛走进了那遥远而厚重的大汉朝代,领略了昔日的风光和强盛。

老祖宗留下这么些个好东西,要好好专研

“很多人都在做汉画像石以及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研究,但都仅仅止于收藏陈列。好东西要专研挖掘。”韩兰成如是说。

每当收到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石拓片,韩兰成先生就钻进了资料书籍的汪洋大海之中,进行细致的研究,然后写上释文,说明其中的有趣故事,文化涵义和历史价值;最后韩先生会根据内容分门别类,按照类别,归于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石拓片所应属的展厅。在韩先生的展厅里,每间展示了不同的主题。分别有:汉代体育,宴飨庖厨,神话故事;祥禽瑞兽等。

果然,记者所参观的每个展厅,都有与主题想对应的汉画像石、汉画像石拓片,同时还有韩兰成亲自用小隶书撰写的释文,图文并茂,很容易就理解了石中和拓片中的涵义和故事。可以想象,韩先生付出了多少的辛苦!

韩先生说:“这种展示方式有助于汉文化在民间的推广,不然,只单单石画,很难理解其中含义。”

书画与汉画像石拓片PS,实现完美穿越

韩兰成在相声曲艺界有句名言,“策划不嚼别人吃过的馍”,在研究汉画像石方面,韩先生也践行着他的这种创新求变的理念。

以前人拓片就是拓片,提字就是提字,画画就是画画,表现形式单一。韩先生每天研究汉画像石,看着这些拓片,他常常自问:“为什么不能把三者结合?”让书画名家根据拓片上的内容,提字作画,把三者完美结合,完成古汉文化与现在书法国画的完美对话。

于是就有了三楼的展厅,里面展示的各种拓片就是被韩先生称为“穿越时空,完美对话”的各种汉画像石拓片和现代书法国画完美结合的作品。

是研究、是爱好,更是珍贵史料

汉画像石记录了汉代文化礼仪,汉代人民的生活,“研究中我越来越有感触,这不仅仅是我的个人爱好,更是很珍贵的历史资料!”韩兰成说。

在研究汉画像石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历史争议可以在汉画像石中找到答案,比如笙,蹴鞠等在很多汉画像石上都有体现;徐州郡当时很大,包括现在的扬州,泰州都属于当时的徐州,所以关于汉画像石的起源归属问题用一张当时的地图就可以很好的解释。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汉风新韵 走进韩兰成汉画像石收藏馆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