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综合评论>
 
全部
 
可持续美感,是艺术的一大秘密。
2013-08-23
编辑 : 秩名
作者 : 雅昌艺术网专栏
浏览次数 : 
为什么有那么一些杰作,能够超越时空,散发出永恒的光芒,不断地成为后代艺术家的灵感来源?比如希腊雕塑、二王书法、元人山水、六朝人物画,总是令人味之不厌,常看常新,其美...
为什么有那么一些杰作,能够超越时空,散发出永恒的光芒,不断地成为后代艺术家的灵感来源?比如希腊雕塑、“二王”书法、元人山水、六朝人物画,总是令人味之不厌,常看常新,其美感之渊深,似乎探之而无尽,叩之而不竭?仔细推究,不难发现它们都具备“中和”之特征。动静相参,巧拙互用,在质与妍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中”与“和”,乃中国文化之要义。而在艺术上,亦惟中和之美为能持久。这种中和之美的可贵之处,在于对人的心理或者神经系统有着独特的双向调节的功能。“花未全开月未圆”,被禅宗视为很高的境界。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物极必反。而当花未全开之时,正处于最富活力的状态,给人以向上的希望,积极的暗示,且留有遐想的空间。
一件事物、一种风格对人的吸引力是相对的,一旦走向极端,则吸引力下降,排斥感上升,因而“分寸”是至关重要的。“以拔山扛鼎之力,为舞女插花,才称得上个和字”,然则世人有扛鼎之力,往往鼓努自喜,为舞女插花,则一味纤柔。
孔子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老子曰: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良玉比于君子,取其温润含蓄。饮食滋味亦复如是,酸甜苦辣咸,五味各具其美,亦各有其弊,故有调和鼎鼐之说。中国艺术之高境界,多讲求持久不衰之魅力,而非暂时之刺激。“一见即佳,渐看渐倦,此能品也;一见平平,渐看渐佳,此妙品也;初若艰涩格格不入,久而渐领,愈久而愈爱,此神品也,逸品也。”
然而,中和之美,何由以致之?
在艺术的评判标准上,历来强调书卷气,而反对匠气、腐气、酸气、伧气、市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其背后隐含的,也仍然是辩证之哲理,“中”“和”之旨归。
“美感”,而曰“可持续”,只是笔者生造的一个词语,强调的是意蕴深长,滋味雋永。短暂刺激与可持续美感,其实乃表里、精粗、真伪之别,“美”在皮表,则一览无余,情致浅薄;美在其中,则蕴藉醇厚,耐人寻味。
就艺术作品而言,笔者亦常以能否经得起反复欣赏,作为判断之“试金石”。问题是,放眼当今艺术领域,艳媚恶俗、虚张声势、狂怪灭裂者触目皆是,而“可持续美感”如凤毛麟角,难觅其迹。书坛则“流行风”当道,“丑书”登台,绘画则“穷山、恶水、危房、傻人”,尤以人物画为甚,大江南北大小画家,似乎不把人画成痴呆症患者就不足以登堂入室,对不起“艺术”两个字。
然国人不悟其由,徒慕“前卫”之名,时髦之习,舍却自身传统,专拾他人唾余,无乃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乎?亦有人认为,时代不同,社会变迁,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剧增,现代人倾向于一时强烈之刺激与心理之发泄,而缺乏闲心闲情来体会品咂“可持续”之“美感”。
时代变矣,社会变矣,确乎无疑。然人性之进化,神经结构之演变未能如是之速也。若曰现代人不需要内心之宁静,精神之超脱,“中和”之美不再亲切于中国人之根性,吾不信也。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可持续美感,是艺术的一大秘密。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