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综合评论>
 
全部
 
翁方纲书法评品:金石刻作臣能为(2)
2014-01-17
编辑 : 佚名
作者 : 书法报
浏览次数 : 
翁方纲诗宗江西诗派黄山谷及杨万里,其尚古、尚质厚的诗风与书学观论者以为是源于黃庭坚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有一个问题笔者一直在思辨,碑学...

翁方纲诗宗江西诗派黄山谷及杨万里,其尚古、尚质厚的诗风与书学观论者以为是源于黃庭坚“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有一个问题笔者一直在思辨,碑学发展三百年,碑帖的分野究在势、法抑或所谓“书卷气”、“金石气”欤!尚碑的翁方纲以“东坡体”破帖,郑板桥以“东坡体”、“山谷体”破帖。而沈周、而文征明、而晚明以“山谷体”大字为宗,清末李瑞清书派亦以“山谷体”立法破帖,承其衣钵者胡小石张大千、吕凤子等不一而足。尚碑革帖是形?是质?三百年碑学,谁能厘而定之?

其实,行草无须纠缠碑帖取向,只大字尚势,书小尚韵,笔法外拓、中行、内擫因形因势而变而已。曾观李瑞清大字对联,碑碣取势而实溢出帖气十足,其题款言“宗右军龙瓜书”、“略师大令送梨帖笔法实草篆也”。何为龙爪书,韦绚《刘宾客嘉话录》有“右军尝醉书,点画类龙爪,后遂为龙爪书。”而此联非碑非帖,亦碑亦帖,足可解读,碑学巨公李瑞淸题识“宗右军书”,颇费思量。诚然,北碑若郑文公、张猛龙类楷法则另当别论了。

南博所藏翁方纲大字中堂《坡公春帖子词》(绢本),文曰“曈昽初日映帘升,已觉铜瓶暖不冰。七种共挑人日菜,千枝先剪上元灯。”为典型的翁氏书风,字体杂楷、行、草,结字具鸿朗庄严而结构安详之态,冲和雅逸而不急不躁,与其作为硕学大孺气度颇类。流畅的笔意中,可推想书写时灵活的用腕,随意溢出而法度森然,想见其人之学问功夫。自乾隆四十六年(1781)至嘉庆十七年(1812)近三十二年间,翁方纲于《定武兰亭》卷后以楷、隶、行诸体题跋达三十段近六千五百字,以至“纸不能容也”,“晴雨眠食,行住坐卧,无刻不在《落水兰亭》卷侧”,可见其言尊碑实枕藉于大令。

据沈津著《翁氏年谱·本谱》中记: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汤饼册等。乾隆十六年(1751 ),因读《汉书》受杨子云覃思之语,自号覃溪。其三十六岁于广州花六十金,买下“江湖中流传甚久”的东坡《天际乌云帖》,自号“苏斋”。翁方纲自疑是苏轼后身,每年腊月十九东坡生日,不忘在家中请出《天际乌云帖》及泰州朱鹤年所画东坡先生像,举行“寿苏会”,讲习金石之学,唱和谈艺。甚而模仿东坡先生“赤壁”夜游,月下泛舟,风雅冠绝独步。(作者:李路平)

 

关键词 : 
翁方纲  书法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