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曾的文化贡献与艺术成就
2014-01-28
编辑 : 何循真
作者 : 收藏界
浏览次数 :
图1 陈师曾《山水》(张仃题字) 图2 陈师曾《花鸟图》52138厘米 图3 陈师曾《翠鸟松树》36112厘米 江苏 何循真 1923年9月17日,中华民国的星空中,一颗耀眼的明星陨落了,他就是至今人...

图1 陈师曾《山水》(张仃题字)

图2 陈师曾《花鸟图》52×138厘米

图3 陈师曾《翠鸟松树》36×112厘米
江苏 何循真
1923年9月17日,中华民国的星空中,一颗耀眼的明星陨落了,他就是至今人们依然怀念和扼腕叹息的北京画坛领袖陈师曾先生。是年10月17日,梁启超在致悼词中称:“师曾之死,其影响于中国艺术界者,殆甚于日本之大地震。地震之所损失,不过物质,而吾人之损失,乃为精神。”吴昌硕题字“朽者不朽”,更是对陈师曾艺术人生的最高评价。
一
陈师曾,祖籍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县),1876年生于湖南凤凰县,名衡恪,字师曾,以字行,号槐堂、朽道人、朽者等。陈师曾少好为诗,陈三立《长男衡恪状》有“七至十岁,能为擘窠书,间作丹青,缀小文断句,余父辄以夸示宾客”,又随尹相伯学画,与知名书画家胡沁园、王湘绮等交往;后又从周大烈习文学、岳父范当世学诗;1898年考入南京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学堂,与鲁迅结下友谊;1902年与弟陈寅恪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东京弘文学院、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科,留日八年后回国,任教于江苏南通师范大学,教授博物学,时拜著名书画家吴昌硕为师;1913年任长沙第一师范教员,同年又任北京政府教育部编篡处编审;1915年任教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及女高师博物教员;1918年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中国画学会导师,同年,任国立北京美专中国画教授;1922年,受邀携自己与吴昌硕、齐白石、王梦白等人绘画作品,与金城同往日本参展;1923年,梅兰芳从其学画,是年9月因奔母丧过度疲劳染伤寒病逝于南京,终年48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陈师曾 文化贡献 艺术成就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
书画展推荐
高清推荐
书画论坛热帖
国画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