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的作伪与鉴定
2014-02-07
编辑 : 佚名
作者 : 中国书法网
浏览次数 :
自古以来中国书画的伪作真可谓不胜枚举。作伪的历史上可追溯到魏晋时期,在悠久的作伪历史中自然也生出许多关于鉴定的趣事,每每使人莞尔。 书法作伪的上限茫茫不可考矣。现在...
自古以来中国书画的伪作真可谓不胜枚举。作伪的历史上可追溯到魏晋时期,在悠久的作伪历史中自然也生出许多关于鉴定的趣事,每每使人莞尔。
书法作伪的上限茫茫不可考矣。现在能看到比较早的是南朝书法家虞龢在《论书表》中记载的事。王羲之常上书皇帝,皇帝命张翼临摹到分毫不差,于其后回信,信到了王羲之手中,王羲之原本不察,细看却发现破绽不是己书,叹道:“这小子差点乱真。”这是皇帝支持下的“作伪”。国画同西画入门方式有所不同,国画侧重临摹古画,西画更加侧重写生。晋代画家顾恺之曾有《摹拓妙法》一文,南朝画家谢赫所著《六法论》中第六法即为传移模写,临摹的传统虽然不是为了作伪,却也是中国画作伪的渊源之一,明清以来很多画作都有临摹的克隆品流入市场,鱼目混珠。古代书法的复制技法双钩填墨也曾经是古代文人乃至普通人家必做的功课,现代大多数习字者不通此道久矣。
书画既有伪作,那么就有人专事鉴定。南朝时梁武帝喜爱王羲之的书法又不能分辨真伪,故而命僧权,怀充,陶弘景等多位鉴书人为他鉴定王羲之等人的真迹。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宋拓定武兰亭》等王羲之摹本上见到僧权等人的自书签名。及至入唐,国家统一,唐内府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大量征购王羲之的书法,其中多为伪作,由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一一筛出,最终只装为百余卷入内府,这些在褚遂良记载的王羲之
关键词 :
古代书法 鉴定 作伪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图文推荐
书画展推荐
高清推荐
视频推荐
书画论坛热帖
国画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