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深度观察>
 
全部
 
《清明上河图》画面背后隐藏的危机(2)
2014-02-14
编辑 : 余辉
作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次数 : 
精妙的画面内容 画作并不是描绘汴京城的某个具体实景、实地,而是艺术性地概括表现了开封城内外的河流、桥梁、城门、街市等。全卷构思缜密,布局...

精妙的画面内容

画作并不是描绘汴京城的某个具体实景、实地,而是艺术性地概括表现了开封城内外的河流、桥梁、城门、街市等。全卷构思缜密,布局精到,共分3个部分:

1、进城前后:由送碳驴队、河开冰解、晒场农舍、柳岸长堤、踏青回归、迎寒策蹇、惊马闯市、望楼饭铺、私粮进京、船侧祭神、客船启程等组成,将观者由郊野逐步引向高潮;

2、拱桥上下:摇橹向前、大船抢险、上下呼救、车轿相争,表现全卷的矛盾高峰;

3、城门内外:欢楼美禄、客家登船、小铺闲坐、车铺劳作、豪车云集、临街神算、懒兵候主、桥头观水、书屏遭废、杀羊祭道、城上暮鼓、土墙杂树、城下修面、货到税讫、禁军运酒、正店开张、街头说书、列售纸码、深井汲水、士子苦读、考前求解、街头九流、太丞医铺、门房指路等,喧闹的商肆在卷尾渐趋平静。

全卷描绘了810多人、80余头牲畜、30多栋房屋、20多艘船舶和20多辆车轿,其场景之大、视域之广,为早期绘画之最。以人物身份而论,表现了仕、农、工、商、道、释、巫、医、学、兵、丐等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生活。

在全卷的中心段情节是即将平息的一场交通事故,这起严重险情的直接责任者是几个纤夫。在桥上,还上演了一场闹剧,坐轿的文官与骑马的武官互不相让,轿夫与马弁各仗其势,争吵不休,给拱桥增添了更多的险情。在城门外,望火楼无人守望,城门无人把守,整个汴京城是一个不设防的国都。而那些禁军却安卧在递铺门口或忙碌于运送军酒。

画面背后的危机

该图所表现的季节主要是清明节,而不是所谓的“政治清明”。

从表面上看,画家集中概括、客观表现了开封城清明节期间的繁荣景象。但是,他没有粉饰太平,而是在描绘表面繁盛的背后,流露出对北宋末期社会的阵阵隐忧。

画家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意识揭示出当时隐藏着的一些社会矛盾,折射出对宋都城防缺失、消防殆尽、军心涣散、文武相争等弊病的担忧,而这个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劲敌正在厉兵秣马,伺机攻克这座不设防的都城,北宋灭亡,已在旦夕之间。

昏庸的宋徽宗得到此图后,并没有认识到其中的警示含意,未能理解张择端的良苦用心,而是将图转赠给了向太后之弟向宗回。

艺术价值非凡

在艺术上,全卷采用散点透视,结构分明且互有联系。张择端对码头生活和漕运活动最为熟悉,甚至包括其中的生活细节,如对桅杆的形状、堤岸的结构、船桥的构造等等所作的描摹都符合物体自身的结构,特别是驳船因不同的载重量呈现出不同的吃水程度。

该图的建筑和舟船并非严格意义的界画,画家并未全部使用界画工具,一些是徒手绘成,风格精雅而坚凝,使建筑、舟桥的线条充满韵味,全无板滞之弊。其界画功底和山水笔墨胜于人物,人物造型生动稚拙而富有生活情趣。画家的艺术格调凝重厚实、沉稳大度。代表了宋代市民阶级中学人阶层的张择端在接受宫廷艺术之后,显现出审美的多元性,故其艺术内涵之深、意蕴之厚,后人难以企及。(作者:余辉)

 

关键词 : 
清明上河图  隐藏  危机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