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综合评论>
 
全部
 
解析中共新常委亮相背景国画《幽燕金秋图》
2014-02-25
编辑 : 王琳雁
作者 : 新华网
浏览次数 :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幽燕金秋图》前亮相。1994年,著名书画家侯德昌携弟子耿安辉等创作的巨幅国画《幽燕金秋图》18年来一直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多...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幽燕金秋图》前亮相。1994年,著名书画家侯德昌携弟子耿安辉等创作的巨幅国画《幽燕金秋图》18年来一直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多次见证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亮相。

《幽燕金秋图》是一幅鸿篇巨制,长16米,宽3米,是迄今为止人民大会堂内最大的一幅国画作品。十几年来,《幽燕金秋图》几乎每晚都会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也是央视出镜率最高的一幅山水画作品。但见画面气势磅礴,笔墨酣畅淋漓,山石奇绝跌宕,青松巍然林立,浑厚雄强,生动清新,一派大家气象。观者无不驻足留恋,扼腕称奇。

这幅巨画的主笔就是著名书画家侯德昌先生。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闻名中外的划时代巨作《幽燕金秋图》也是由侯德昌主笔完成的。两会前夕,记者有幸赴人民大会堂一睹《幽燕金秋图》的真容,经历了一次永生难忘的灵魂震撼。

侯德昌1934年出生于河南辉县孟庄镇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喜欢书画,刻苦练字。其天资聪慧,小学上了两年多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辉县一中,1956年考入原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潜心研究山水画及书法、刻字艺术,业绩丰硕,德艺双馨。

由于艺术成就突出,创作态度严谨,特别是擅作大幅书画,侯德昌几乎每年都会接到为国家重要场所绘制巨幅山水画和书写大幅书法作品的任务。毛主席纪念堂瞻仰厅内的金字隶书“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就是侯德昌所书写。

1994年,中央决定对人民大会堂进行大修,东大厅包括在内。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是国家举办重大外事活动和重要会议的场所,挂在这里的画,必须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表现阳刚之气、雄强之气、磅礴之气,表现浩荡的祖国之情、民族之情、时代之情。在审查装修图时,原先设计的一张大画是油画,未获通过。经过慎重考虑,有关部门选中了以画风雄强著称的侯德昌主笔,创作巨幅中国山水画。

在征求了张仃先生和有关人员的意见后,侯德昌决定以北国长城入画。随后,他招来了学生耿安辉、窦宪敏来京协助创作。

1994年国庆节前夕,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的墙上挂上了《幽燕金秋图》。这是一幅鸿篇巨制,长16米,宽3米,是迄今人民大会堂内最大的一幅国画作品,被誉为是一件史诗性的作品。

作品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称赞画的气势很大,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张仃、白雪石、秦岭云、卢光照等艺术大师给作品以充分肯定。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幽燕金秋图》前亮相。1994年,著名书画家侯德昌携弟子耿安辉等创作的巨幅国画《幽燕金秋图》18年来一直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多次见证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亮相。

《幽燕金秋图》是一幅鸿篇巨制,长16米,宽3米,是迄今为止人民大会堂内最大的一幅国画作品。十几年来,《幽燕金秋图》几乎每晚都会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也是央视出镜率最高的一幅山水画作品。但见画面气势磅礴,笔墨酣畅淋漓,山石奇绝跌宕,青松巍然林立,浑厚雄强,生动清新,一派大家气象。观者无不驻足留恋,扼腕称奇。

这幅巨画的主笔就是著名书画家侯德昌先生。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闻名中外的划时代巨作《幽燕金秋图》也是由侯德昌主笔完成的。两会前夕,记者有幸赴人民大会堂一睹《幽燕金秋图》的真容,经历了一次永生难忘的灵魂震撼。

侯德昌1934年出生于河南辉县孟庄镇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喜欢书画,刻苦练字。其天资聪慧,小学上了两年多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辉县一中,1956年考入原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潜心研究山水画及书法、刻字艺术,业绩丰硕,德艺双馨。

由于艺术成就突出,创作态度严谨,特别是擅作大幅书画,侯德昌几乎每年都会接到为国家重要场所绘制巨幅山水画和书写大幅书法作品的任务。毛主席纪念堂瞻仰厅内的金字隶书“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就是侯德昌所书写。

1994年,中央决定对人民大会堂进行大修,东大厅包括在内。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是国家举办重大外事活动和重要会议的场所,挂在这里的画,必须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表现阳刚之气、雄强之气、磅礴之气,表现浩荡的祖国之情、民族之情、时代之情。在审查装修图时,原先设计的一张大画是油画,未获通过。经过慎重考虑,有关部门选中了以画风雄强著称的侯德昌主笔,创作巨幅中国山水画。

关键词 : 
中共  常委  国画  《幽燕金秋图》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