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综合评论>
 
全部
 
略谈如何看待中国画笔墨理念(2)
2016-03-05
编辑 : 佚名
作者 : 新浪网
浏览次数 : 
对于每个画家来讲,笔墨是有的,因为这是他赖以表达自己感受的语言。这种笔墨语言伴随着他认识的提高,由幼稚走向成熟,由简单趋于复杂,由传移摹...

对于每个画家来讲,“笔墨”是有的,因为这是他赖以表达自己感受的语言。这种“笔墨”语言伴随着他认识的提高,由幼稚走向成熟,由简单趋于复杂,由“传移摹写”的模仿到直抒自己的心意,这种缓慢艰难的进程,非亲身经历者是不得而知的。

对于整个中国画界来说,“笔墨”又是“没有”的,因为统一固定的“笔墨”样式与标准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石涛说“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如天之造成,地之造成,此其所以受也。”它“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产物。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的笔墨,就是他疏朗、闲淡、敏于事理心境的写照。黄宾虹凝重、浑厚华滋的笔墨,只出于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的体认,也是他热情豁达心境的真实写照。如果不明此理,他将永远是中国画的“门外汉”,也没有资格论笔谈墨。时代的变化,只是画家的“心性”对外物的感受有所不同,而作为中国画精髓的笔墨精神没有失去,它仍然是画家赖以传达自己生命信息的最佳载体,这个载体和画家的生命信息共存,不可分离。心弱“笔墨”则弱,心强“笔墨”则强。由此类推,任何一个中国画画家都不可能脱开这个规律。

 

关键词 : 
中国画  笔墨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