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人物观察>
 
全部
 
口传心授德艺先百花齐放满园春 ——记花鸟画家何水法的画道传承
2014-03-10
编辑 : 宫春丽
作者 : 中国艺术报
浏览次数 :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花鸟画家何水法是新中国建立后最后一批师徒授受传承方式的受益者,刘海粟、陆抑非、诸乐三、谢稚柳、陆俨少、沙孟海等一批艺坛名宿的悉心教授成就了他。学...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花鸟画家何水法是新中国建立后最后一批师徒授受传承方式的受益者,刘海粟、陆抑非、诸乐三、谢稚柳、陆俨少、沙孟海等一批艺坛名宿的悉心教授成就了他。学成之后,他时刻关注绘画教育,一直希望将师徒授受式教学这种优良传统继承、发展下去。2004年起,他先后在杭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 《美术报》开设花鸟画高研班,免费开课授徒。2013年,他又在自己创立的抱华楼何水法美术馆开设了中国花鸟画写生创作班,身体力行传授传统艺术和文化。

如今为“师”的他,曾经亦是“徒” 。何水法说,他很庆幸年轻时能够时常得到画界前辈的指点,看他们画画,跟他们交谈,当时这些前辈对何水法的指授就是潜移默化式的师徒授受的教育,前辈的人格、学识、艺德,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何水法。他想尽己所能将这种传承方式延续下去,把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播出去,而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与学生朝夕相处,做到言传身教并举。因此,教学期间,何水法与学员同吃同住,带学员外出写生、参加画展,为他们点评画作、修正作品缺陷、示范创作,随时随地传授绘画理念。

中国画不同于西画的特殊性之一在于“画外之功”异常重要,画家的人品和综合素养往往直接决定画作格调的高低,而人品和素养的形成不是仅仅靠课堂教学就能够完成的。因而对于国画传承来说,单纯的课堂教学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是需要老师与学生间长期交往相处、耳濡目染才能够更好、更快地学习吸收。那些曾经在高研班里跟从何水法学习的学员,在课程结束后也与何水法成了终生的师徒,时常找何水法评点作品,就像当年何水法时常去找那些老先生一样。

同古人一样,何水法认为传统艺术传承关键在于“心授”与“心悟” 。学生师从老师,不仅仅是学习技法,更重要的是体悟老师的理念与思想。“我肯定会把你们带上一条正确的学习花鸟画的道路上去,至于走多远,还要看你们自己的努力。我的勾花点叶法,可能5分钟就能学会,但技法里面还有思想,这更重要。 ”何水法常对学生这样说。

多年的创作和教学经验告诉何水法,学生在学习绘画方面的“悟性”与初入门时接受到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他在从事高等艺术教育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关注青少年美术教育。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他,近些年提交了关于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开放、好的艺术作品不要束之高阁等提案,就是为了让初入门的习画者一开始就接触到高格调的作品。今年,他又提交议案建议加强青少年传统书画艺术教育,改革美术类升学考试考核方式,培养青少年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他说,每次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珍贵的艺术品,而是一群又一群听老师讲解名画的孩子。“在国外,时常看到学校老师带着学生到美术馆、博物馆参观画展,了解本国和世界艺术。刚入学的意大利儿童,一般都知道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巨匠,而在中国,知道沈周徐渭的青少年少之又少。 ”这让何水法心生惋惜,因而他今年建议加强青少年传统书画教育。

“一花一草都有生命,所谓写生,就是要写它们的生机、生气。写生是画家与生活的对话。 ”自1974年起,何水法有十四次去菏泽写生的经历。“光是看牡丹,我就看过几百次,每次看的感悟和深度都不同。 ”写生是何水法最为看重的能力之一,而如今美术类升学考试“画照片”的考核方式让他不无忧虑。“画照片必然导致考生放弃写生这一绘画创作和创新的基本素养。 ”何水法说,“我倡议各省美术统考改为以写生为主,并且严格参照写生对象评分,以此刺激美术培训机构注重对考生写生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从而教会考生发现美、创造美。 ” 

关键词 : 
何水法  画家  花鸟画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