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这种巨大的赚钱效应,使得越来越多的藏家对于海外回流予以了更大的关注,特别是那些在国内比较少见,且来源可靠的拍品,不管其藏家究竟是不是业内知名,都会引起藏家的巨大兴趣。
频率加快是喜是忧
随着越来越多的书画从海外进入中国市场,这究竟是喜是忧?从艺术品回流的角度来看,原先散落在海外的中国艺术精品回来应该会使得人们对于中国文化更加了解,但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许多人从海外购买文物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文物的回流,更多地是为了赚取买卖之间的差价,即从海外以低的价格购买书画之后,再到国内的拍卖行寻求以更高的价格卖出。
从市场规律来看,当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就会造成整个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并且直接会影响到市场。而从书画市场的情况来看,许多海外回流拍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容易对于书画市场造成冲击,即使拍品本身真假没有问题,但随着市场存量越来越多,许多原先的一些书画藏品的价值也会受到影响。
其实,目前除了中国买家之外,一些海外藏家也在关注中国书画市场,只不过大家的关注点有所不同 ,在2012年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高居翰的“景元斋藏画”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其中有一件不太知名的作品就是被美国的一家博物馆收购,目的是为了完善其馆藏中国书画的完整性。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的收藏中不乏有董其昌、邓石如、王铎、闻鹏、张瑞图等“中国书法鼎盛时期”大师的作品。在2012年香港的拍卖市场上,董其昌《行书李白诗篇》被雅虎创始人杨致远以5778万港元购得,这在当时的市场行情下是非常罕见的。杨致远有一个专门的收藏顾问团队,为其选择适合他收藏风格的书法作品。
海外藏家对于中国书画的追捧,基本上都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并一定要符合自己的收藏范围,并不是看到什么都会购买。在目前海外回流速度加快的情况下,对于藏家来说,也应该认清其中的机遇和风险,并不是什么样的作品都值得收藏。回想当年日本的一些收藏“大鳄”们,对于印象派作品“贪婪”地攫取,其结果就是最终不得已割肉出让给西方的收藏家。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