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深度观察>
 
全部
 
朱培尔:刀法与线条(2)
2014-08-13
编辑 : 雅澜
作者 : 朱培尔
浏览次数 : 
因此,虽然几百年来的印人们对篆刻中的刀法,曾经进行过不懈的探索,也有不少人对刀法作过细致的总结和归纳,但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使我们至今除...

 
     因此,虽然几百年来的印人们对篆刻中的刀法,曾经进行过不懈的探索,也有不少人对刀法作过细致的总结和归纳,但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使我们至今除了对刀法中的执刀方法及冲刀或切刀这两种大的程式,有了一个似乎是已很明确了的认识并达到相对统一的共识以外,在对篆刻发展史上出现的众多流派和不同风格的个人的刀法研究,特别是他们这种“刀法”的具体而微的操作规范和有机变化,仍然无法作出清晰的表述并得出有说服力的总结。例如,就浙派印章而言,其八家之间的风格,除了章法布置及篆法上稍有不同外,印文的线条无疑是最显著的明辨标志,而线条又与刀法密切相关,这种情况假如我们借用传统的“切刀”加以说明,是无法说清的。总之,当今篆刻刀法的研究,特别是在刀法与线条风格的对应关系研究方面,我们无疑仍处在述而犹秘或无法说清的困境之中。
 
     回过头来,我们再对先贤们印论中具体叙述过的主要刀法即冲刀与切刀等作一置疑。实际上,被古人印人或印论家捧为圭臬的冲、切两种刀法,仅仅类似于书法中的执笔方法而已,至多也只能同书法中的提、按技巧相类比。但执笔也好,运笔时的提按方法也好,都还只是“笔法”中的一个并不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我想任何有过书法创作体验或训练过的人心中都是清楚的,只不过是难以说清而已。因此,篆刻中常用的所谓冲刀或切刀这两种“刀法”,根本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刀法,或者说它们仅仅是刀法中的较多外在显眼的组成部分。我们知道,篆刻中的刀法,是篆刻艺术自觉发展后的产物,因为上古时期的印章,绝大多数不是用刀刻出来的,就是有如将军印等实际上也无所谓后来意义上的刀法,我们谓汉将军印为“凿印”而非“刻印”,恐怕也正是这个意思。出于同样的道理,在冲刀或切刀这两种“刀法”发明后的近几百年的篆刻创作证明,用“冲刀”或“切刀”这两个似乎完全不同的“刀法”,完全有可能刻出性质或抽象表现力相类似或一致的印文线条出来。
 
     反之,在许多使用同一种“切刀”或“冲刀”法的篆刻家之间,也存在着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他们印章线条所体现出来的风格和韵味,往往并不一致,有的甚至还差之千里。例如,邓石如、吴让之、吴昌硕和黄士陵,同样是用“冲刀”这种刀法吧,但他们的篆刻风格是那样的不同、那样的悬殊,我想决不是改变一下刻刀的性质(如锐钝、大小等)和篆法、章法的独到处理所能够取得的。当然,这里并不排斥说篆法与章法乃至于刻刀种类变换对形成自己独特印风的重要性。总之,仅仅用古人对刀法狭隘理解后的产物——冲刀或切刀方法,来说明某一位篆刻家在自己创作中所用的真正意义上的“刀法”以及与这种“刀法”相对应的线条风格,是苍白的,缺少说服力的,有时甚至会用同样的语言描述在篆刻风格完全不同的对象身上,那就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可言了。同时,也表明如果我们将篆刻刀法研究的主要方向,局限在上述仅仅是执刀方法或运刀程式的所谓“刀法”之中,是无助于提高篆刻家的主体意识,更无助于篆刻艺术的蓬勃发展的。因为它所具有的实际指导作用微乎其微,但因众说纷云,且大多极模糊简单的叙述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却异常之大,特别是对篆刻初学者及欣赏者而言更是如此。试想,古往今来的篆刻家及篆刻风格是如此的多,而刀法却只有冲或切等几种,这可能吗?
 
     时至今日,在篆刻的发展开始跳出晚清诸印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阴影”开始向新的一轮高峰冲击的时候,对篆刻艺术的最重要部分——刀法的研究,有必要在观念和方法上有一个新的革命性改变,以便把它引伸到一个更具体、更精到的领域之中,这个“具体”,就是必须具体到某篆刻家的某一方印章甚至是这方印章中的某一根线条,而这个“精到”,则又要求我们必须以凝炼、准确、到位的方式方法来描述并达表清楚这特有的刀法。换句话说,是必须把刀法的研究从传统中执刀方法和运刀程式的怪圈中跳将出来,例如研究某一位篆刻家的刀法,除了应该确定他用的是何种刻刀、何种执刀方法和运刀程式以外,还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展开研究,而在展开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印章的线条与刀法之间的对应关系,又是保证我们的研究能够取得全新进的前提。
 
     首先,应该着重于被研究的对象是怎样通过自己特有且具体的运刀,如他在刻一方印章中某一根线条时所表现出来的正斜、快慢、深浅及力量大小等的变化,来赋刀下所产生的线条以无限生机并表达或表现自己在此时此刻的激情或情绪变化的。这里,“具体且特有的运刀”还仅仅是整个刀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已,它还不是篆刻刀法的全部。
 
     第二,则是要研究并用适当易懂的语言,来揭示篆刻家对自己印章中的线条张力和节奏所具有的把握能力。也就是说,要搞清楚作者是怎样在自己的创作中,使刀下的线条依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想法,产生出相应的形状变化,并求得近乎抽象但是是有意味的艺术表现的。
 
     第三,是要设法探讨篆刻家在具体某一根线条的刻制中,是怎样并采取何种方法敏锐地把握刀与石碰撞时出现的种种意外事项,及时地调整或改变自己的刀法(如执刀、运刀及入石的角度、力量等等),加以艺术的点化和灵化的。要知道,篆刻艺术(包括某些质朴的刻石、摩崖等)所特有的金石韵味,正是上述点化或灵化的结果。
第四,是要了解并在了解的基础上,利用对比、归纳等手法,研究并找出篆刻家在使用不同性质的工具或材料时,是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以求得自己一以贯之的篆刻线条风格的。
 
     总之;只有对以上几个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并做出明确的答复之后,我们才能说对刀法问题的研究已经达到目的,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刀法在篆刻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提高,奠定理论上的基础。

关键词 : 
朱培尔  篆刻  刀法  线条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