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行业新闻>
 
全部
 
重新发现岭南篆刻历史(3)
2014-06-30
编辑 : 雅维
作者 : 信息时报
浏览次数 : 
他认为,古代的岭南印章艺术不仅起源早,到了明末清初接步江浙。即使不能与同时期江浙地区并驾齐驱,但它的发展却有其自身的地域特色。迨至近代,...

  他认为,古代的岭南印章艺术不仅起源早,到了明末清初接步江浙。即使不能与同时期江浙地区并驾齐驱,但它的发展却有其自身的地域特色。迨至近代,随着黄士陵的“黟山派”成为“粤派”以来,岭南印章艺术汇入中国篆刻发展的主流。这一时期出现了李茗柯、易大厂、邓尔雅、简经纶、冯康侯等篆刻大家,在中国印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20世纪中叶,广东篆刻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亦涌现了商承祚、容庚、张臧、黄文宽、张大经、莫铁、何绍甲、秦咢生、吴子复、余鞠庵、莫仲予、马国权、卢炜圻、黄强等篆刻名家,但整体实力与江浙等地相比,仍未见其优势。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民国时期的邓尔雅、简经纶、冯康侯、卢鼎公、陈语山、罗叔重、陈融、刘玉林、张祥凝、冯汉、李泽甫、丁衍庸、胡毅生等篆刻名家均先后移居港澳台,他们的艺术成就预示了岭南近现代篆刻的风标,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很少参加内地的展事和其他活动,未能形成一股合力,从而削弱了广东的整体实力;另一方面,“粤派”印风的传承,由于地缘的关系,仅限于港澳地区,又未能很好在广东地区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如果我们从岭南地区(包括港澳)来考量的话,它仍然是处于强势的。

  过去论者多关注到外来印家进入岭南之后为广东印学带来的影响,对于广东印家到港澳、对东南亚海外诸国的辐射与影响的研究仍是空白。“我觉得,作为书法篆刻家和理论工作者,都应该重视和研究地域书法篆刻史,不断地发掘各地宝贵的书法篆刻资源,填补中国书法篆刻史上一个个空白,这也是我撰写《岭南篆刻》一书的初衷和愿望。”黎向群说。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月雅书画中国网,,岭南,篆刻,历史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